《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Word资料 《过零丁洋》 教案教学设计 一、知人论世 事先板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1、课前我们读过文天祥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班上同学交流交流。 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2、文天祥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艰辛。 20岁,皇帝钦点为状元,4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孝三年。 24岁,回朝做官,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但却遇到奸臣当政,只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 38岁,元军进攻南宋,他响应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的时候,臣子发兵援救)号召,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500义军,但在对敌作战中因为官员隔岸观火而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40岁,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的丞相害怕得连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元军,被扣留。千难万险想方设法逃出,后继续组织;队对抗元军,取得初步胜利后遭遇元军精锐部队的围歼。 42岁,不幸被俘,同朝为官的投降者来劝,被俘的太后和皇帝来劝,投降元朝的亲弟弟来劝,元朝统治者还拿被俘妻子女儿的生命为条件来劝降,拿高官厚禄来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岁,被杀害。 这首诗写于42岁。此时他已被俘,在敌人押解途经零丁洋的时候所作。 二、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七律。韵脚有星、萍、丁、青。 2、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一)前三联 1、请同学们从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说说从这一联中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从何处可见。 (2)首联:读出辛酸辛苦。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一经:一部儒家经典。起一经:从考中进士开始。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自己孤军奋战的辛酸,也暗含对苟且偷安、贪生怕死者的愤激。 我参加科举考试,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尤其是勤王以来,几乎凭一己之力与节节胜利的凶悍元军作抵抗,这种局面苦苦支撑已经有四年了。 回顾经历,辛酸 (2)颔联:读出担忧凄苦。 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个人命运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赏析这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的命运和个人漂泊无依,坎坷浮沉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悲哀。 (3)颈联:读出惶恐孤苦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击败后曾从惶恐滩退往福建,联想到当时兵败后的忧虑惶恐的心情。而过零丁洋,自己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在满眼是元军的地方,自己作为一个俘虏,想反抗不行,逃走也不行,那种孤苦伶仃的悲凉感觉可想而知。 一语双关,巧用地名,既表现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也抒写兵败后内心忧虑孤苦的心情,自然贴切,巧妙新奇。 2、我们从这三联中体会到文天祥的家国之恨,体会到他的艰危困苦,体会到他的哀痛凄苦,三联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感情。如果我们读了《指南集序》中的一段后会更理解他。男女生分读。 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3、带着这种哀痛凄苦的感情朗读这三联,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4、背诵这三联。 (二)尾联 1、丹心:碧血丹心。为国家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而有的赤诚的心。爱国忠心。 汗青:史册。 2、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高昂有力的。 3、为什么要这么读?通过这样的语调你想读出什么? 读出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正气 凛然;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忠心;读出文天祥身陷敌手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读出一种慷慨悲壮;读出文天祥历经艰辛后仍然不改心志的坚定;读出文天祥崇高的人格魅力。 3、文天祥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当时有很多人投降了,包括太后、皇帝、同朝好友、亲生弟弟,有太多太多变节投降的人。他当时还受着种种折磨,在长期的囚禁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