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第5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 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原理、结构与机床数控系统(CNC)相同,(通过插补生成进给脉冲,数控系统课程介绍); 大多数机器人控制系统都是由数控系统简化而来; 伺服驱动一般采用通用伺服(伺服变频课程介绍); 机器人的编程方法与数控机床不同。 一、控制系统组成 1. 系统组成 ? 由控制器、操作单元(示教器)、伺服驱动、辅助电路4部分组成;通常采用箱式(小规格)、柜式(中、大规格)集成结构。 箱式 柜式 控制器 进行插补运算、生成进给脉冲、控制机器人轨迹; 有集成PLC、能进行开关量逻辑控制,但开放性不及CNC;通常不能由用户编程。 操作单元 用于数据输入/输出、机器人操作、示教编程; 采用可移动手持式结构,功能简单。 伺服驱动 功率较小、基本上都采用多轴集成的结构形式; 伺服电机的速度、位置检测使用绝对编码器。 辅助电路 由系统生产厂家设计、提供; 器件多以模式、单元的形式安装。 2. 机器人控制与CNC比较 操作单元与控制器集成一体;操作、显示功能强大。 功率大、模块化结构,使用灵活方便 PLC完全向用户开放,功能强大 辅助电路(复杂) 、控制柜均需要用户自行设计。 二、控制系统连接 1. 电源连接 电源要求 输入电压:按DIN VDE 0100标准Ue ( +10%、-15%) AC200等级: 200(日韩)/220 (中)/230 (欧)/240 (澳); ★ 允许范围: 200 (-15% )~230(+10%) = 170~253V; 澳洲通用: 200 (-15% )~240(+10%) = 170~264V; AC400等级: 380 (中)/400 (欧)/415 (澳)/440 (日韩台工业用、南美)/480(美洲部分); ★ 允许范围: 380 (-15% )~480(+10%) ≈ 325~528V; 输入频率:50/60±2%Hz。 ? 注意:海拔超过1000h/m时,额定电压/电流都必须降低( P116图5.1-3 ), 如4000h/m: 80%Ie, 75%Ue 。 2. 电源连接示例 ? P117、图5.2-1 要点 AC电源:由ON/OFF单元控制,用于伺服驱动器主电源(3相AC)、风机(单相AC ) 、系统电源单元输入(单相AC )。 DC电源:由电源单元(稳压源)产生(DC24V),用于IR控制器、驱动器控制板、安全单元、I/O单元、伺服电机制动单元。 3. 信号连接示例 ? P119、图5.2-2 要点 安全信号:用于机器人急停,由安全单元控制; DI/DO信号:用于开关量输入/输出控制(PLC输入/输出信号)。 ? 连接要求 DI信号:汇点输入连接、通断能力≥DC30V/50mA; DO信号:达林顿光耦输出≤ DC30V/50mA; 继电器触点输出≤ DC24V/500mA。 网络总线:用于系统内部数据传输,各系统不同。 三、控制部件功能 ON/OFF单元 主电源通断控制。 安全单元 机器人急停控制。 电源单元 产生DC24V、DC5V直流控制电压 I/O单元 连接按钮、开关、接触器、电磁阀等开关量输入/输出。 IR控制器 产生进给脉冲,控制机器人运动轨迹; 由基架、 CPU模块、通信处理模块(I/F)组成。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