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背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起源于中国的印刷技术这时在欧洲得到了光大,它得以使新的思想广泛传播,从而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自我解放伴随着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更加客观和自由。   15世纪是人类向地球上未知的海洋和陆地进军的时代。   140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向西周游南海各地并远航至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觊觎东方财富的欧洲冒险家们则向南和向东探险。   1488年,巴托罗缪.狄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于1497-1499年间完成的航行最终确定了从欧洲经印度洋到东方的航线。 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 --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发展 马可波罗(1254—1324年) 意大利威尼斯人,出身于商人贵族家庭。大约 从1275年至1292年17年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一直在中国居住。马可波罗除了在京城大都供职外,还奉皇帝之命巡视过陕西、四川、云南、河南、江浙等省或出使外国,他自称曾治理过扬州3年。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波罗父子三人由海路乘船回到意大利。第二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舰队作战,兵败被俘,被拘留在狱中。他把自己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见闻,口授给同狱的一位名叫鲁思蒂谦的文章能手,由后者用法文记录下来,整理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或称《东方闻见录》)。1298年,马可波罗获释回家,后来成为巨商。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广泛游历东方各国而又留下一部名著的欧洲人。他的《马可波罗行纪》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对后来欧洲了解中国和东方影响极大。    马可·波罗的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世界第一奇书”   东西方之间的海路原来分别取道黑海、波斯湾和红海。红海以东的贸易大都由阿拉伯商人经营,而对西欧的转手贸易则由意大利商人把持。其他西欧国家十分嫉羡,它们渴望另辟新的航路到东方来搜求黄金,发财致富。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以后,控制了北部的交通咽喉,给东西方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开辟新航路的问题更加迫切。 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12世纪中期和15世纪晚期先后形成的葡萄牙、西班牙两个王国。 “黄金渴望” 图中所示的是新航路开辟时使用的航海仪器,左边是星盘,右边为指向标。 技术上的进步也促成了远洋航行。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图绘制的改进,罗盘针的应用,都为远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葡萄牙人还设计出一种多桅的轻快帆船,这种船可以离开海岸逆风行驶,且不需要很多划手,因此可有更大的空间储存货物。 1415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摩洛哥的休达城,由王子亨利任总督。亨利大力支持航海事业,创办航海学校,自任校长,培养和选拔航海人才,被称为“航海家”。他不断组织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一带,掠夺黄金、象牙和奴隶。1460年,“航海家”亨利逝世,但他开拓的航海和殖民活动得以继续下去。 航海王子亨利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87年(或1486年),巴托洛缪·迪亚士(约1450—1500年)率3只船沿非洲西海岸继续南下,途中遇到风暴,经过十几天的搏斗,竟于1487年2月漂到非洲东海岸的阿尔戈阿湾附近(南纬33度,东经22度)。这是欧洲人第一次绕过非洲南端到达非洲东海岸。1488年,迪亚士返航时到达好望角,由于风浪极大难于航行,称之为“暴风角”。葡萄牙王认为,到了此地前往印度大有希望,遂改名“好望角。”迪亚士的航海图和资料,在达·伽马后来远航印度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我们看到了几幅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不知大家注意到这样几个细节没有:   第一,画面上所有的人物是否有面带微笑的?没有,因为当时教会认为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赎罪的,不应当有欢乐和微笑,所以也就没有一个画家敢于去表现人类的微笑。   第二,画面上的人和神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开来了呢?只要看看神的头上总是罩着光环,就可以判断出谁是人谁是神了。   第三,我们是否感到画面上所有的人物比例失调呢?也就是说画得不像真人。这也不奇怪,因为当时教会是不准画裸体模特的,当然对人体比例的掌握就会不准确。   所以,简简单单的这几幅画就体现出一种“以神为本”的绘画指导思想。   文艺复兴增进了人对自然观察的兴趣,通过对自然的研究,科学研究开始走向重视实验的道路。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恩格斯 “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杰作呀!人的理性多么高贵!人的能力无穷无尽!人的洞察力多么宛若神明!”??????????????? ──莎士比亚  ??? “ 经验是永远不会错的,犯错误的只会是你的判断,把不是通过实验所产生的结果作为结果。”──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0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