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 ·传播 ·中国形象
今日中国杂志社 唐书彪
[摘要]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参与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和国际协商进
程,但一直以来未能得到外部世界的充分认知和善意理解,在环境与气候领域,国
际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比比皆是。面对新的世界格局,需要在应对环境与气候变
化问题上找寻到一个突破口,逐渐改善中国形象。笔者从八个方面提出中国形象,
组合叠加起来可以形成中国在应对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
国媒体应该加大力度理直气壮地塑造、展示和传播这样一个中国形象。近年来,中
国媒体明显加强了对气候议题的报道,具有四个特点。在今后的气候报道中,中国
媒体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和五个策略。
[关键词]气候变化;媒体报道;中国形象;传播策略
国有期望。∞
自此以后,20多年来,中国全程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目标、举措、进展和成效,以及困难和阻碍,
都未能得到外部世界的充分认知和善意理解。在环境与气候领域,国际媒体对中国
的负面报道比比皆是。
2007年,美国《新闻周刊》刊发文章,说中国在向全世界输出廉价货物“中国
制造的同时,也向世界输出更为昂贵的产品:环境恶化,“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污
染源。它的标题是《中国输出污染》,不加任何掩饰,直接采用贴标签的手法,完
全撕掉了所谓“客观中立的面具。而2011年1月24日英国《独立报》发表题为
《环境污染窒息中国,殃及世界》的文章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居全球之首,中国
的经济增长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中国的环境破坏正在向你居住的地方蔓
延。
学者孙有中系统研究了1993—2002年西方有代表性的两个大报《纽约时报》和
《泰晤士报》的中国报道。在环境报道方面,两大报的选题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环境
问题和自然灾害上,报道中国改善环境的稿件微乎其微。他认为,中国在环保方面
自己做得不够好和西方媒体热衷于灾害报道是重要原因。圆
学者郭小平则综合分析了《纽约时报》在2000—2009年问的218篇涉华气候报
道,认为该报建构了中国“要钱不要环保”、“要经济高速发展、不顾生态环境风险
的国家形象,指责“中国环境污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218篇报道中,
对中国正面报道占4.6%,负面报道占57.8%。⑧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环境气候问
题被政治化。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所说的那样,
西方认为,“如今,能阻碍中国崛起的问题之一或许就是环境问题。”回
西方媒体的涉华环境与气候报道普遍存在泛政治化倾向。研究者刘晶晶注意到,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西方媒体和批评家指责和批评中国表现傲慢,妨碍
了大会进程。2010年3月,中国两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花很
长时间回答了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就此提出的问题。美联社对此做了报道,但在
事实的选择上遗漏了诸多内容,如,温家宝说“在哥本哈根60个小时,我几乎没有
休息”、“许多国家领导人准备打道回府时,我坚持与各方斡旋、、‘‘气候变化问题关
系到人类的生存,也关系各国的利益,关系世界的公平和正义等,而且在回答提
问前,温家宝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
我首先应该感谢你”。刘晶晶认为,美联社的选择性遗漏,弱化了温家宝参加气候大
会的诚意和努力,否认了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和施压是违背公平和正义的,也回避了
美国媒体剥夺了中国阐释真相的话语权这一事实。回
。骆继宾《当年亲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由来》, ‘今日中国》,
297008.him,检索日期:2011年3月23日.
hup://www.chinatoday.com.cn/ctchinese/second/2010-09/08/content
o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36页。
o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第23页、26页。
检索日期:2011年3月23日。
o刘晶晶《国际环境传播中媒体的政治化报道倾向比较》,人民网一传媒频道,
219
在历史和现实当中,众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5版).docx VIP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专家共识.pptx VIP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平台系统操作指南(2022标准版)(1).ppt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docx VIP
- 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pdf VIP
- 2025年河北石家庄晋州市人民医院公开招录劳动聘用人员52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五年级上册数学.pdf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宾馆酒店住宿用餐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