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学 宗 教 名 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 学 宗 教 名 言 1、中华五道:是为书道、茶道、琴道、花道、香道, “书道以明志、 花道以养心、茶道以协和、琴道以怡情、香道以静心” 。五道之精髓,在于静 心悟道,香道尤以静心为重,定则静,静生思,思而悟,悟则通。然生命的 觉悟, 以眼观、手触、 鼻嗅和心悟,在袅袅升起的香烟中,修养身心,感悟生 命,在浩瀚历史的文脉中,与茶、花、 书、琴为伴。五道代表了中国历代 盛世辉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品质代表。 2、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乃古代儒士之四德。书 道、茶道、琴道、花道、香道,是为五道。花为眼色,香为鼻嗅,茶为口甘, 琴为耳愉,书为手运。五道俱品,方晓四德。 3、 “悟”之境界:理解、明白、觉醒、醒悟、领悟、参悟、感悟、觉 悟、大彻大悟。 4、中国文化(即华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即根),以道教、佛教 二家为主干。儒家主张进取;道教主张悟道、修养道、求自然、守本分、淡 名利;佛教主张诸恶莫做,无私奉献,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的心中。 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 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对人尊重,就是在庄严你自己。(佛度有缘人) 1 7、太初之道,于今犹然,迨至亘远,绵延无终。(最原始的道理,到 现在还是如此,就算等到很遥远的将来,依然绵延没有终止。) 8 、 “士人”,一个曾经拥有理想,试图主导民族精神,规划历史走向, 设计社会模式的精英群体。他们的兴起与衰落,他们的觉醒与迷茫,他们的 快乐与痛苦,他们的命运,最终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品格气质。然而在历 史的销蚀下,他们最终连背影也渐行渐远…… 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0、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 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通常解释有三种方面,这是一种挑战、这是 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使命)。 1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由可, 人俗不可医。 12、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 《阳关三叠》、《醉渔唱晚》、《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广陵散》、 《平沙落雁》、《阳春白雪》。 13、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语) 2 14、君召不骑,父唤无诺。 郡县治、天下安 15、无论是儒家也好,还是佛教也好,抑或是其他的学说和宗教也好, 探索的一个命题就是怎样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佛教给予的方法是戒、定、慧 三学。戒学重在规范人的感官世界,使人适当地自我节制和约束感官的情绪, 逐渐走向精神的自由和富足。定学重在使人回归内心的平静。当人的内心世 界不再被各种欲求所扰动,不再被各种名言概念所束缚,就能逐渐实现内心 的宁静与自由。在这种情景下,人内在的智慧之光便能自然流露,人就能达 到很高的境界,这便是慧学。 16、老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过年,丛林中有分橘子的习惯,当库头的 把橘子称好,分成一堆一堆,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轮到你时,不要刻意 去挑。为什么呢?你如果存心挑大的,那是贪利;如果你存心挑小一点的, 那是贪名。这个哲理很受用。有人客客气气,为得好名;有人任何时候不吃 亏,是贪心在作怪。”此话对我影响很大,一切随缘,平常心是道。儒家讲 “过犹不及”,很多学问、境界都在里面。 17、世间一切物质,佛法都叫 “色”, “空”就是因缘。色即是空,说 的是亲友爱人、功名权势、爱恨情仇都是依因缘而生,随缘尽而灭。人生的 苦,都是因为执念,缘分尽了,还在强求。佛家开出的药方是放下、看破、 得自在。 18、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的根本在于国, 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自身。 3 19、上智——生而知之者;中人—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