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范缜.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范范缜缜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 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范缜”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范范缜缜 【生卒】:约450—5 15 【介绍】: 南朝齐梁间着名思 想家,无神论者。 南乡舞阳(今河南省泌阳县人) 。 字子真。 少孤贫,事母孝谨。 从沛国刘学。 做门人多年,一直着布衣,徒行于路。 同门多车马贵游,范氏处其间,了无耻愧。 及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 性质直,喜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年二十九,发白皤然,乃作 《伤暮诗》、 《白发咏》 以自嗟。 后仕齐,位尚书殿中郎。 时竟陵王萧子良招宾客,范氏亦预之。 子良精信佛教,范氏却盛称无佛,着 《神灭论》,以 为形神共存灭,令朝野哗然。 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又使人以官位诱之,范氏大 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 邪?”后出为宜都太守,乃下令禁止祀鬼神。 后以母忧去职。 梁立国后,因与梁武帝有旧交,为晋安太守。 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 迁尚书左丞,又受累于人,徙广州。 数岁后追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于宫。 范氏的人学思想是针对佛教而发。 他认为人之生命的产生和存在,乃是资气于天,禀形 于地;人死之后,形销于下,气灭于上。 所以,范氏极力攻击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认为人生 如树花同发,随风而落,有飘入富贵人家者,有落入 粪坑之中者,是有上下贵贱之分。 他总结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范缜的 思想,远承王充,桓谭,近承何承天,在中国人学史 上有独特的地位。 范氏有文集十五卷, 《全梁文》有辑文。 (1)人生如树花同发 范缜是中国人学史上具有独到见解 的学者,他在同佛教的争论中,提出了许多有重要理 论价值的思想和命题。 他为了回答当时佛教徒对他的问难,提出了“人生如树 花同发”的人学命题。 当时笃信佛法的萧子良以司徒身份向范缜发难:“君不 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 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自有拂帘幌坠于茵 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 坠茵席者,殿下是也。 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贵贱虽复殊涂,因果竟在何处?”这是说,人生就好象 同一棵大树上的花朵,花瓣随风飘落。 有的碰到门窗帘子落到了华贵的大厅堂屋的坐席上; 有的被篱笆短墙挡住而掉进厕所的粪坑里。 这完全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人生也是如此,富贵者有如落在茵席上的花瓣,贫贱 者有如落在类溷中的花瓣,皆非生前注定,而是出于 风吹之偶然。 范缜以此否定人的荣华富贵是积善修德的结果,也就 是不承认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权贵人物在精神 德上 高人一等。 具有蔑视上层特权的现实批判意义。 但其所使用的偶然论理论,归根结底仍是一种自然命 定论,同样不能正确解释人的富贵贫贱的原因。 (2)陶甄禀于自然 范缜神灭思想的形上学根据是儒 结 合的“天理自然”的宇宙观,其理想的社会人生则是儒 家的存天理,尽人事。 他认为,“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 。 这是说万物的生成是于它自己的原因,复杂的现象完 全是它自己在变化,没有任何造物主或神灵主宰。 因此对于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生命来说,它的产生与 消灭都有其自身的根据或偶然性,即都是“忽焉自有, 怳尔而无” 。 事物的这种自然本性,并不能依人的意愿及好恶改变 它。 所以对于一个人的生死来去,不应有非分之想。 “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即根 据自然 理,安于自己的本性。 范缜的这一思想,正是 家强调“ 自然”,儒家强调“人 事”的一种结合,或为儒学的人文经世思想提出了形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