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绕主旨 润色语言
——灵动的语言是这样炼成的
上海市书院中学 宋伟
大多数学生作文的语言具有平面化、概念化特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运用语言需要天赋。我认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这需要多练笔,更需要多修改。长此以往,语言会逐渐地会灵动起来。因此,指导学生润色语言可谓异常重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这样帮助语言能力欠缺学生打磨平面化、概念化的语言。
一位同学的习作是《书院的冬》,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书院的冬天是温暖的。她集中描写了冬天自然中温暖的场景和放学后家中温暖的场景。在此文中,我截取的是她描写家中的温暖场景:“夜幕降临,小院前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烟囱冒着烟,田头大棚里劳作的父母回来得越来越早了。我背着书包来到灶头间,爸爸正在烧柴火,我心中不由得温暖起来。”
我和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她没有具体描写家中温暖的场景,只是平面化、概念化地表达心中的温暖,语言缺乏表现力,不能给予读者温暖的画面感。我和学生们给予了她这样的帮助。
一. 调动各种感官——加工“烧柴火”的场景
乡下的学生几乎都有过烧柴火的生活经历。因此可以引导他们调动生活积累深入描写。怎么描写“柴火呢”?莫言先生在《母亲》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莫言先生从颜色、气味、声音分别对对象进行描述。我引导学生考虑也从这三个面对“柴火”进行思考和修改。
作者:“爸爸将灰黑色的干枯的树枝塞进灶头里,树枝发出“哔剥哔剥”的声音,散发出树枝特有的清香。”
点评:这样修改就使得“爸爸在烧火”这五个字所传达的场景,变得富有画面感,语言具体可感,并且完全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
小结:大多数学生往往只知道“就物写物”,这恰恰体现了学生语言的真实性和可塑造性。在学生原生态写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圈子中,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来修改他们的文字。这样,学生往往从成功地修改一个词开始,到会修改一句话,再到会修改一段话,最后是整篇文章。积累小的成就感为大的成就感。学生就慢慢地喜欢写、会写灵动而有味道的语言了。当然,润色的文字要与文章的主旨紧密结合。比如,本文旨是传达温暖的情感,那么所润色文字的背后也要散发出温暖和温情。下文润色语言的精髓皆是如此。
二.增强人物描写意识——细腻描写“爸爸”
初三的学生知道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方面。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忽略这些,这会导致人物平面化。我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爸爸”是农民,经常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有什么特征呢?在烧柴火的过程中,人的眼睛会出什么状况呢?“我”进屋后,父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学生一:爸爸用那粗糙的手,拿起身边的柴火,“咔嚓”一声,将干柴拗断。
点评:学生写到了父亲的手和父亲动作,还可以有更细腻的描写。
学生二:爸爸略显蓬乱的头发上还粘着一根稻草,用黝黑而粗糙的手,轻轻地将柴送进灶膛里。从灶膛里蹿出的火苗,照亮了他的脸颊,皱纹爬满了他的额头,但眉宇间却夹杂着希望与坚定。烟把他熏得流泪了,他不时用粗糙的手背揉着眼睛,用力地眨着眼睛。
点评:学生写到了父亲的头发上粘着的稻草,这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写到了手,尤其写到了被火光照亮的爬满了皱纹的脸颊时,还运用了“虚笔”,“爸爸的眉宇间夹杂坚定与希望”。这不是凭空虚构。一位农村孩子的父亲会有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明天的期待。有烧柴火经历的人都知道,烟经常熏得人眼睛流泪。写到了父亲揉眼睛和眨眼睛,这都符合人物当时的状态,生活的味道就出来了。
此时,我又引导作者回忆当时,她进屋后,爸爸看到她的表现。她加了这样几句话作者:……烟把他熏得流泪了,他不时用粗糙的手背揉着眼睛,用力地眨着眼睛。爸爸看见了我,他笑了起来。
我继续引导她:我们可以用其它动作来表达笑吗?她经过思考,又这样修改“爸爸看见了我,嘴角微微上扬起来,眼睛眯了起来。”用其它的动作来传达“笑”,语言不就含蓄一点了吗?含蓄美不也是学生语言经常缺乏的吗?
这样以来,父亲的形象就变得立体了,烧柴火是温暖的,父亲的笑是温暖的。作者不就始终围绕要表达的情感来润色语言了吗?
小结:大多数学生写人物是无意识的“平面化”,而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多种描写人物方法来让他们的平面化的文字“立体化”。大多数学生可以做到,关键在于要百折不挠地定期训练。描写人物还可以适当用“虚笔”,这实际上是一种想象,也是基于人物原型的对美好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楼梦》中的文化娱乐与艺术表达.pptx VIP
- TZHYL-智慧医院医用耗材 SPD 供应链风险控制指南.pdf VIP
- 数据挖掘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docx VIP
- VDA6.3潜在供方审核P1.xlsx VIP
- 电力公司线路工程资料移交清单 .pdf VIP
- 黑龙江 2023年兽医实验室考试:兽医实验室技术理论真题模拟汇编(共285题).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商务服务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第10课 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教案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df VIP
- 2025年七年级数学(上)第1单元《有理数易错题练习》及答案 .pdf VIP
- GB_T 20394-2019 体育用人造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