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学习)札记 江华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学习)札记 PAGE 1 PAGE 1 春江花月夜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意境、情感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本诗景、情、理的交融 2、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意境,体验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二、学习重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 三、课时划分:1课时 课前自学 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梳理感知 学习目标一:梳理诗歌大意,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 【教学活动】自由朗读,播放录音。要求在听录音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探究品味 学习目标二:赏析本诗的景、情、理 【教学活动】1、教师进行赏析指导,介绍“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2、学生运用方法赏析本诗的景、情、理。 【方法指津】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置身诗境-借助联想与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脑海中,从而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根据诗歌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独特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1、前八句主要写景,那么写了哪些景?侧重写了什么?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营造天地一派空明、幽美、恬静的美妙境界。 2、第九至十八句即景说理,这一部分阐明了什么哲理? 诗人面对江天一色,毫无纤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纯净之境,不禁发出奇想: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抒发感慨: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不知江上的月亮在等待什么人,可是总没等到,只见长江不停地送着流水。 面对相似的江月,虽有代代人生,然相对于整个广袤、永恒的宇宙,小小的“个体人生”却又是那么的渺小、短暂,无奈的情怀啊! 人生哲理: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3、余下十六句写什么?分为哪两层? 余下十六句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总结归纳 本诗的景、情、理是怎样交融的?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唐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捉,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

文档评论(0)

lf198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