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海 无 涯
坦布苏病毒简介;学 海 无 涯
同,3’非编码区还含有一个 poly(A)尾,包括起始、调节基因组复制和转录的保守二级 或三级 RNA 元件。5’非编码区由 94 个核苷酸构成,在黄病毒属中该结构保守性较差,其 主要功能是在RNA 复制过程中作为正链合成的起始位点。病毒基因组的开放性阅读框(ORF) 包含 10230 nt,编码一个大多聚蛋白,由 3426 个氨基酸构成,可以裂解为 3 个结构蛋白(C、 M、E 蛋白)和 7 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Mukhopadhyay, S et al.,2005)。E、NS1、NS3、NS5 蛋白具有保守性和抗原性。C 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低,含 有大量的碱性氨基酸,参与病毒组装过程。E 蛋白是 DFV 主要表面蛋白,具有促使病毒与宿 主细胞结合及膜融合功能,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DFV 的非结构蛋白NS1 是黄病毒中最大的, 是病毒感染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免疫原,但 NS1 免疫不能诱导无明显的抗病毒抗体产生,发 生抗体增强效应的可能性较小(Tang Y,et al.,2011)。NS3 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核苷三磷 酸酶/RNA 解旋酶活性,参与蛋白质水解加工及病毒复制,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郑杰, 2007)。NS3 与 NS2 组成病毒复制体,感染动物可产生抗 NS2-3 抗体,但抗 NS2-3 抗体不具 有病毒中和活性(郑杰,2007)。基因组 RNA 就是 DTMUV 特异性RNA,具有感染性、携带全 部遗产信息、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直接起 mRNA 作用,既可复制子代 RNA,又可翻译出病 毒蛋白。
2.2 生物学特性
TMUV 对乙醚及去氧胆酸盐敏感。56℃加热 15 分钟灭活。最适 pH 为 8.0-8.5,pH10 以 上使其灭活。对酸敏感。TMUV 在胰酶处理后,感染性丧失。鸭坦布苏病毒可以在鸭胚、鸡 胚、鸭胚成纤维细胞及部分传代细胞系如 Vero 细胞中繁殖。将鸭坦布苏病毒经尿囊腔接种 鸡胚和鸭胚,3-5d 后可致鸡胚和鸭胚死亡。接种 CEF 盲传 5 代不会产生病变,而将鸭源胚 毒第 1 代接种 DEF 就在 48h 出现了明显 CPE。适应 DEF 后的病毒,通常在 36-48h 就会产生 CPE,随时间延长,CPE 会更加明显,表现为细胞圆缩和脱落,细胞折光性增强,细胞变圆 以及细胞融合,最终崩解死亡。通过 H.E.染色便可见细胞破碎,并有大量红染颗粒。通过 RT-PCR 检测,接种病毒的CEF 为阴性,而接种DEF 后检测为阳性(李玉峰等,2011)。
3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现状
1997 年,温立斌等(温立斌,2001)从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发现康贝尔鸭产蛋下降, 有神经症状,分离到有囊膜 RNA 病毒,经初步鉴定,疑似黄病毒,初步命名为“鸭病毒性 脑炎”。曹贞贞等(曹贞贞,2010)于 2010 年将种鸭和蛋鸭发病死亡病例暂命名为“鸭出血性 卵巢炎”。2011 年,苏敬良、高福等(苏敬良等,2011)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测序分析将其 命名为白洋淀(BYD)病毒。李玉峰等(李玉峰,2011)发现,除种鸭外,商品肉鸭也发病。;学 海 无 涯
黄欣梅等(黄欣梅,2011)报道鸭鹅均发病,将其命名为“脑炎-卵巢炎综合征”。 随后,傅光 华等(傅光华等,2011;黄欣梅,2011)报道本病在蛋鸡、鸡群中发现。
截至 2011 年 12 月 15 日,GenBank 数据库收录了 9 株鸭源、1 株鹅源、1 株鸡源共 11
株 DTMUV 的基因序列。;学 海 无 涯 ;学 海 无 涯
一步法 Real-time RT-PCR 检测方法 (Yun, T et al., 2012)、RT-LAMP 检测方法(Tang, Y et al., 2012)
和间接 ELISA 法(姬希文等, 2011)等。
实验室诊断
鉴于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实验室用于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 的方法不是很多,但是每一种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方法,包括 中和试验、血凝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分子生物 学实验等。
血清中和试验(Virus-neutralization test, VN)
中和试验是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是公认的一种权威方法。通常在鸡胚上以固定 血清-稀释病毒法进行,也有人在鸭胚、雏鸭或病毒适应细胞中进行试验。就目前而言,此 病的中和试验的孵育温度、病毒量等的最佳条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利用中和抗体进行的 空斑减少试验,微量中和试验也未见报道。中和试验虽是普遍认为的权威诊断方法,但其繁 琐、费时、成本高,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