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哲思短章 凝 思 我喜欢凝视,我以为凝视也许能带来长久的温习。 也许是永远的记忆。 一朵莲花,纯洁得动人 ; 一池水,温柔无语。荷叶平静豁达, 饱经世事却仍然孩子般坦诚,全无遮蔽。水面上的游虫, 很有章法地蠕动着肢体,我行我素地有趣。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古老的青蛙,以漠然的平静思考着。 石桥石坊,青白方整,玲珑如戏。回廊九曲,如柱脱漆, 犹有没有你我时的字迹。好柔媚的字啊,如舞女的身体。 不要走,不要改变地位,就这样看一眼,再看一眼,看一 个小时,再看一个小时。我不要别的角度,我不要别的景 致,我不要重叠和淡化,只要这一个景,这一幅画永远保 留在我的心里。 我只希望,分手之后,告别之后,我仍然能想起你,想起 便如见的清晰。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已经起身了,还要回头,还要回眸,还要再一次地看你, 记你,得到你。 …… 而这一切都失算了。回忆没有清晰,冥想没有清晰, 内观照没有清晰。凝视是不会被忘却的,凝视是不会被 记住的。既没有永久的凝视,也没有永久的清晰。 已经记不起形状的莲花,别来无恙吗?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修身名句 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 —— 袁采《袁氏世范》 赏读: 贤人能够进行自我反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 会很成功。这启发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时 刻自我反省,从而避免错误。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 石成金《传家宝》 赏读: 白天所做的一切,在晚上要反省一遍,如果所 作所为是恶的就应当警觉,如果是善的就应当喜悦。这 是说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进行反省。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 —— 《淮南子 · 缪称训》 赏读: 抱怨别人不如抱怨自己,求助别人还不如求助 自己更有收获。这是告诫人们,在遇到难题时不要总是 从外部找借口,而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见人之善恶,无不反求诸己,可也。 —— 吴与弼《吴康斋先生语》 赏读: 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逐一地拿来进 行自我反省,看自己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这样做很好 啊。这说明,别人好像一面镜子,从他的身上可以折射 出我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利于进行自我完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知识卡片 苏辙 (1039 - 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 ( 今四川眉山 ) 人。 晚年因为隐居于颖 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 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 亦如其人。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 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 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著有 《栾城集》《栾城应诏集》。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 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老子解》等。 1 . 作家作品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元丰二年 (1079)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 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 ( 今江西高安 ) 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 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 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 · 黄州快哉亭赠 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纪念。这篇文章涉及到三个 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亭记的自己。 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 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文章表面上反映作 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苦 恼和不平。 2 . 写作背景 温馨晨读篇 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