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Rankin.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Ranki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 版) 一、术前患者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符合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入院 接诊时完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估 例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符合介入治疗指征完成mRS 评分的例次数 × 100% 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评估 规范性。 二、术前1 周内接受血管评价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1周内完善颈部和颅内血管 评价(比如TCD、颈部或颅内血管超声、CT或MR血管成 像、或DSA)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例次数 × 100% 同时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总次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评估 规范性。 三、术前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达标率 定义:满足以下第1或第2项 1、颅内动脉瘤窄患者术前≥3天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mgqd,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qd)的 例次数占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2、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24小时给予负荷剂量双重抗血 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300mg顿服,硫酸氢氯吡格雷 300mg顿服)的例次数占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次数 的率。 注: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 计算公式: 术前颅内动脉瘤患者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例次数 ×100% 同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前药物规范化治 疗情况。 四、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操作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后,动脉瘤达 到成功栓塞的患者例数占住院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总 患者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完全栓塞例数 × 10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指标 之一。 五、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器械操作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造影和介入治疗时使用的 动脉鞘、导管、导丝、球囊、支架、血管缝合器或闭合器 等介入手术器械成功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 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器械操作成功的例次数 × 10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指标。 六、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迷走反射救治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操作出现迷走反射后救治 成功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 者术中发生迷走反射总例次数的比例。 注:救治成功定义为患者出现迷走反射后,经咳嗽刺 激或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以及胸外按压、电除颤、临时 起搏器等措施使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发生迷走反射后救治成功的例次数 × 100%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