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4课战国争雄1.pptVIP

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4课战国争雄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 战国争雄 *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一、战国七雄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秦 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 邯郸[Hándān](今河北邯郸) 赵 郑(今河南新郑) 韩 蓟[Jì](今北京西南) 燕 郢[Yǐng](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西北) 楚 临淄[Zī](今山东淄博) 齐 都     城 国 名 战国七雄简表   春秋之后,我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赵 燕 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楚 秦 韩 魏 三家分晋 赵 魏 韩 田氏代齐 七国的形成 原有的国家:楚、秦、燕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同时存在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战争的特点 2、著名战役 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3、著名军事家:孙膑 白起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靴形铜钺[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龙凤云纹皮盾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青铜箭镞[zú] 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 燕国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 (湖北铜绿山出土) “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战国武士复原图 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孙膑祠堂里的孙膑传影画像 围魏救赵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yì]。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Juàn](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王诩[xǔ](纵横家之鼻祖,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为其弟子)习兵法。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   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 齐 长平之战 廉颇[pō] 长平之战形势图   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祥。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初战失利,鉴于秦军势盛,但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进攻。   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纸上谈兵]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三、合纵与连横——策略 三、合纵与连横——策略 1、背景: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六国曾为对抗强秦进行过合作,包括几国联合出兵攻秦,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而秦国为了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采用各个击破的做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这种策略历史上称为 “连横”。战国纷争经常表现为合纵和连横之争。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苏秦画像 (头悬梁 锥刺股)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燕 秦 齐 赵 魏 韩 楚 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即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 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 张仪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