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叠音词探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叠音词探究 凌金明 叠音词具有音节整齐、朗朗上口的音乐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大量使用叠音词,从而使《荷塘月色》产生了婉丽柔美的美感效果。 从《荷塘月色》使用的叠音词的词性来 分,主要有两类。 一是形容词,如: 1.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2.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3.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全文共用了18个描摹形态的叠音形容词, 这些词语的运用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摹 的准确。例如第1句,如果你把“静静”改为 “安静”或“宁静”,把“薄薄”改为“稀薄” 或“轻薄”,就缺乏温馨美好的情境效果了。又如第2句,如果你把“远远近近”和“高高低低”概括为“到处”,就会使荷塘四周由近 及远的空间感、高低错落的立体感消失殆尽。这些描摹状貌的形容词颇有《诗经》中“兼 葭苍苍(渺茫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枝叶袅娜繁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飞满天的盛大貌)”的艺术效果。 二是量词,如: 1.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4. 这些树将一片荷围住。 叠音式量词具有和婉亲切的特点。如果把 “日日”改为“每日”,把“层层”改为“各 层”,便失去了和婉亲切的韵味。 其次,从本文使用的叠音词的结构形式来 看,可分为三类。 一是“AA”式,如: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2.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 3.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 水。 “AA”二字式叠音词具有轻柔、细腻的特点,这一类叠音词在文中使用最广泛,单第 四、五两自然段就有十多个。很容易使人联想 起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 首》中的篇章: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涧/脉脉不得语。 二是“AABB”式,如: 1.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2.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3.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塑糊地哼着眠歌。 “AABB”四字式叠音词比只用双音节词有 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如“隐隐约约”与“隐约” 比,“迷迷糊糊”与“迷糊”比,音节的强化带来了 效果的强化。 三是“ABB”式,如: 1.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2.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暗,峭楞楞如鬼一般。 “ABB”三字式叠音词兼有上两类叠音词 的特点,它的情境色彩也有明有暗,只是本文 的两个词都偶然用的是灰暗色调。 我国近现代作家像朱自清一样善于继承古 代诗文叠音词使用传统的还有很多。也都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郑愁予《错误》“我专呼的马蹄是美丽 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峻青《海滨 仲夏夜》“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愕.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如果你把这些带点的叠音词删去,这些经 典诗文的韵味就会大减。可见,阅读时用心品 味优秀诗文语言的精微之处,往往能获得会心 的喜悦,对自己的写作也能获得良好的启迪。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中学)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金润根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