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主讲人:钱锋 主 要 内 容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2.4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2.5 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 2.6 神经网络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2.7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案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1)奠基阶段 ? 1943年,McCulloch与Pitts合作提出了第一个神经 计算模型,简称MP模型。 ? 1949年,Hebb对大脑神经细胞、学习与条件反射作 了大胆地假设,提出Hebb学习规则。 ? 50年代初,神经网络理论具备了初步模拟实验条件。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2) 第一次高潮阶段 ? 1958年,Rosenblatt基于MP模型,增加了学习机 制,推广了MP模型。 ? 1960年,Widrow和Hoff提出了自适应线性元件 ADACINE网络模型。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3) 坚持阶段 ? 1969年,Minsky和Papert出版论著Percertrons,对 当时与感知器有关的研究及其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 响。 ? 1960年,Holland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建立了遗传 算法理论。 ? 1976年,自适应共振理论(ART)、视觉图象识别的 Neocognitron模型、进化随机策略等理论相继提出。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4) 第二次高潮阶段 ? 1982年,Hopfield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 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984年,Hinton等人提出了Boltzmann机模型,借用 统计物理学中的概念和方法,引入了模拟退火方法。 ? 1986年,Rumelhart提出了BP算法,受到许多学者的 重视。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5) 新发展阶段 ? 90年代初,Edelman提出了Darwinism模型。 ? Miller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研究了非 线性动态系统控制问题。 ? 进化计算成为研究热点。 ? 1990年Takagi综述性地讨论了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 的结合,模糊神经网络迅速发展。 主 要 内 容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2.4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2.5 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 2.6 神经网络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2.7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案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人工神经元模型是生物神经元的抽象和模拟,是神经网 络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是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 器件。如下图: x 1 w i1 x 2 w i 2 Σ θ i y i w in x n 人工神经元模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n y = ∑ ?θ i f ( w x ij j ii f ( w x j 1 = )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转换函数类型 (1)阀值型 f ( (2)分段线性型 ?1 x i x ) ? = i x 0 ? i f ≤ 0 0 f 1 0 x f (x i ) ? ≤ 0 x x i i0 ? = 0 p p ? kx x x i i i ? f x x ≥ ? max i i l x il f f max 0 x xil x i0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f 1 转换函数类型 0.5 (3)Sigmoid 函数型 f (x) = 1 + 1 x ? e T 0 x f (4)Tan函数型 1 f (x) = x e T x e T ? + x ? ? e e T x T 0 x 主 要 内 容 2.1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2.4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2.5 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 2.6 神经网络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2.7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案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人工神经网络由神经元模型构成;这种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信息处理 网络具有并行分布结构。每个神经元具有单一输出,并且能够与其它 神经元链接;存在许多输出连接方法,每种连接方法对应一个连接权 系数。严格地说,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以下特性的有向图: ? 对于每个结点i,存在一个状态变量xi ? 从节点j到结点i,存在一个连接权系数wij ? 对于每个结点i,存在一个阈值 ? 对于每个结点i,定义一个变换函数 f θ i (xi , wji , if θ ) 对于最一般的情况,此函数取为: f (∑ ?θ ) i w x ij j i j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典型神经网络结构 ? 前馈式网络 ? 输出反馈的前馈式网络 ? 前馈式内层互连网络 ? 反馈型全互连网络 ? 反馈型局部互连网络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类型 前馈式网络神经元分层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