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孔子是信仰上帝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鹏:孔子是信仰上帝的 孔子是信仰“天”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上述引文出自《论语》。孔子不说怪、力、乱、神。不说怪 异之事,不说暴力之事,不说叛乱之事,不说神异之事。孔 子说,将民众导向“义”,尊重鬼神,但远离鬼神。孔子说, 如果不能事奉好人,就谈不上还能事奉“ ”。不知道“生”, 就不知道“死”。 一些学者根据这几句话,就推论说孔子不信神,只关注人事 不关注超越,没有宗教信仰。这样肤浅的推论是错误的。 要准确理解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我们要先了解“ ”和“神” 这两个概念在孔子时代的涵义。 “ ”这个概念,指人死后的灵魂。《说文解字》解释:“鬼, 人所归为鬼。”《礼记》解释:“人死,曰鬼。”人死后,肉 体归土,灵魂离开身体后仍然存在,称之为鬼。身体死亡后, 鬼游荡在人间,若有好处去,即安宁,若无好去处,即作祟 害人。《礼记》中说:“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君王之所以 要有宗庙(祖先庙),是要给已化为鬼的亲人安个家。亲人 去世后,灵柩下葬同时,要立牌位,灵魂脱离身体后,依附 在牌位上,牌位成为“神主”。将牌位恭送至宗庙安放,以 祭品供养。《礼记》还说:“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君王 家族人死后,有坟墓还有宗庙,普通百姓和士人没有宗庙, 普通人家的鬼只以坟墓为家,子孙得定期扫墓祭祀。相信有 “ ”,认为“鬼”对活着的人会有影响力,这其实是民间 普遍心理。即便现在,人们每年清明节去给亲人扫墓时,贡 献祭品,上香烧纸钱,前提是认为亲人之“ ”某种程度还 存在。 现代汉语中,“神”这个概念比较泛化,大体指超常力量。 中国有自然神崇拜的传统。在孔子时代,作为名词的“神”, 主要泛指各种自然神。上天、下地、日月、星辰、山川、河 流、大海、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被神化为太阳神、月神、 星神、土地神、山神、河神、海神、风神、雨神、雷神等, 林林总总。自然神崇拜,是相信万物有灵,把自然界中的一 切物体和现象都当成神来祭拜。《礼记·祭法》说:“山陵 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北京明清留下的天坛的 东西配殿中,就供奉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神, 牌位皆称之为“神”,如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之神、 金木水火土之神、周天星辰之神、夜明之神(月神)、云师 之神、雨师之神、风伯之神、雷师之神。 “ ”和“神”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连在一起,就成为“鬼神”, 大意指的是祖先之灵和自然之神。孔子避而不谈“鬼神”或 对“鬼神”敬而远之,并非今天现代汉语意义上的不信神, 而是指要超越鬼神信仰。孔子信仰上天,超越了鬼神信仰。 孔子述而不作,他远离鬼神的态度并非自己原创,而是继承 周朝以来主流的“敬天”的宗教—政治传统。 商朝(约公元前 1600~约前 1046 年)是中国宗教精神结构的 形成期。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商朝甲骨文看,商人的宗教信仰 对象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是上帝,这是至高人格神; 第二是自然神(天地、日月星辰、风雨、山川河流海洋等); 第三是祖先神。 周朝(西周,公元前 1046~前 771 年)取代商朝后,继承了 商朝的宗教结构,但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强化 对“天”(上帝)的崇拜,弱化了对各类“鬼神”的崇拜。 孔子崇敬周公,以恢复周朝礼制为己任,孔子编辑删改的周 代诗歌集《诗经》中,宗教意义上的“鬼”字出现过 1 次, 自然神意义上的“神”出现22 次,但至高神意义上的“上 帝”称呼出现 44 次,与“上帝”同质异名的“天”出现 114 次。从《诗经》中“ ”、“神”、“上帝”、“天”出现的次数 看,就很有点“敬鬼神而远之”的样子了。与“上帝”内涵 相同的至高人格神“天”的概念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同时, 周朝强化了君王在天人之际的地位,称君王为“天子”,上 天之子,上帝之子,君王成为人与上帝之间的唯一代言人、 大祭司。周公制礼作乐,逐渐强化了以“天”及“天”的代 言人“天子”为中心的礼制。 孔子继承了周朝信仰“天”的政治宗教传统。我把《论语》 中孔子信“天”的内容清理出来分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