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科学期中复习笔记(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 1 节 宇宙的起源 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 大约 150 亿年前宇宙形成。 无论地球上观察, 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 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 这 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4.英国人史蒂芬· 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 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 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 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 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1957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托勒密与“地心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 银河系中大约有 2000 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 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 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 水星、 火星、 木星和土星。 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 (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②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离太阳由近 到远)。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和土星, 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 土星的卫星最多;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很重要哦) 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 )。 4.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 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 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 (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 云说提出的依据) 。 5.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 体。 6. 第 3 节 恒星的一生 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 。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 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 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 2.恒星的演化: 红巨星: 红色, 体积比太阳大, 表面温度比太阳低 (可理解为膨胀, 对外做功, 内能减小) , 气体部分密度非常小,亮度比太阳高。 超新星: 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 白矮星、 中子星: 体积小、 亮度低, 但质量大、 密度极高。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质量!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3.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的。 4.太阳系的延生(50亿年)——现在的太阳系(50亿年)——红巨星(晚年期)—— 白矮星; 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5.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强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质,甚至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因此,远 处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来自黑洞的光,但天文学家可以测出黑洞的存在。 第 4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1.地球的演化。46 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在距今约 38 亿年前, 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①25 亿至 6 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初氧气,大气中 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②6 亿至 2.5 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 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③2.5 亿至 0.7 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 和爬行类动物出现; ④0.7 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 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2.生命的诞生。 1953 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 氨气、 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 (不含氧气),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 素等。(以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 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第二阶段, 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第三阶段, 从有机大分子组 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第 5 节 生物的进化 1.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斗争。 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化石。化石的形成。 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