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人之美的 800 字作文
【篇一:南通市 2013---2014 届第一次模拟作文审题立意】
南通市 2013---2014 届第一次模拟作文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1. 对所给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 “各美其美,美 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是费孝通先生在其 80 寿辰聚会上, 对民族文化问题而提出的意味深长的 16 字箴言。四句话,实为两个 层次:第一个层次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意为欣赏自己的美和 欣赏他人的美;第二个层次为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意为将欣赏 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第一个 层次应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审题的重点应落实在第二个层 次上。所以如有考生只写 “美 ”,什么是美,怎样美,或自然景物之 美,表明未能读懂材料,此类作文应判为四类卷,如有考生只写 “各 美其美 ”、 “美人之美 ”或每点都写,但都写不透,表明未能抓住材料 中心,此类作文应判为三类卷,如考生能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角度而写,应判为二类卷以上。当然这只是从审题的角度考虑,在 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立意、选用材料和文采上下浮动判分。
2. 对立意的思考
(1) “各美其美 ”,是指各自懂得美化自己的美德,欣赏自己的美, 可写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每个人都应该自爱,每 个人都可以从欣赏自我中获取自信。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 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的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
(2) “美人之美 ”,是指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会欣赏他人,学习他 人长处, “君子成人之美 ”。大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欣赏外族或外国 的优秀文化,勇于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3)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是指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 方能建立大同世界。可写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 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赏、融合,共建和 谐社会。
【篇二:高考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大全
一、 2004 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 2:(河
北省,山东省): 阅读下面四句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谚语) 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
(达 .芬奇) 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请你以 “相信自己与 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 不少于 800 字
二、 2005 年山东 材料大体内容:皇帝要修一座宫殿,请来百匠,木匠和石匠暗 中较劲。木匠的徒弟做事不认真,被师傅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徒弟 心里不平衡,想报复木匠,把木匠的尺子磨短了一截,木匠做出的 木制物品都比原来计划的要短,面临着被砍头的命运。在焦急中, 石匠想了个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挽救了 局面。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 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 “双赢的智慧 ”为题,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采用自主命题的形式,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 他常见体裁的文章。题目自拟。
。
03. 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山东一考生 人借花传情,花借人繁衍。一阵风,透窗而入的是一种将雨的湿润。 这样一个略显燥热的夏,又有多少种子随着北迁而来的鸟儿,在这 片土地上生根。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不息:果实作了鸟儿的食物, 鸟儿作了种子的翅膀。
木匠做短了进贡来的木材,石匠借此就做出了隆起的石墩。既保全 了木匠的性命又为中华建筑多增了一分姿采。
人类在自然母亲的教化下,懂得了一种合人伦而又美丽的道理 一一
双赢。 取尺之长,彰显了寸的灵巧;取寸之短,又褒扬了尺的长度, 于是尺寸合作使工之器愈利,使工之事愈善。
孔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双赢,它抹去了 勉强别人所带来的压力,也减少了被别人勉强所带来的痛苦; 姜太
公钓鱼”是一种行动上的双赢,他避免了垂钓人枯坐求鱼时的心焦, 也减少了池中鱼儿嬉闹时的忐忑。两不伤害,求的是一份静默,是 一份期许和等待。于是孔圣人成就了美名,于是姜子牙等到了他的 伯乐。
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 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 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
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他是东方的 礼”,是东方的智慧。当
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了西方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