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白话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与白话文 篇一:文言文与白话文】 ■刘继兴 /blogger/ post_read.asp?blogid= 2180120postid胡适是新文化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由于新文化运动所 倡导的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 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 尤以黄侃为最。 黄侃乃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大弟子,恃才傲物,其狂妄与尖刻是出了 名的。一次,黄侃对胡适说: “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 ”胡 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 “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 就不应该名叫 ‘胡适,而应该名叫 ‘到哪里去 。”此言一出,他仰天打 三个哈哈,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 又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 “如胡适的太太 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长达 11 字,而用文言文则仅需 ‘妻丧速归 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 —” 二。 ” 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 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 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胡适微笑道:没有。这位学生想起黄侃 关于文言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 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 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 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 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 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 达完整的,其内容是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胡适念毕, 不无幽默地说: “这份电稿仅 12 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 了,我用白话文只需 5 个字:干不了,谢谢。 ”随后胡适解释道: “干不了 ”,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 “谢谢 ”既有对友 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 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文能做到比文 言文更简练。 胡适一番精辟的阐述,是对黄侃 文言文电报省钱”之论调的回马 枪。同学们听后不由得纷纷点头赞同。在胡适等的不懈努力下,白 话文最终取代了文言文。 【篇二:文言文与白话文】 我们必须搞清楚,文言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古代中国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复杂,各地的方言又数不胜数,作为 集权的中央政府想要政令通达,并能有效率的处理各地的事务,没 有统一的文本格式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周朝开始,中央政府就着力于推行统一的文字及书写格式, 在当时被称为雅言。先秦时代的各种古籍的书写,都遵从这种格式, 无论成书的地点是哪个国家,从北方的燕国,至喃方的楚国,从西 方的秦国到东方的齐国,都是如此。而他们的地方语言实际上是完 全不一样的。 由于周朝的很好的基础,以后的每个朝代的中央集权都在此基础上 推行统一的文本格式,而这种书写格式的统一在科举之后更广泛的 被普及开来。而此时的白话文与之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 格式只在书写中使用,因此被称为文言文。 《史记》成书的时候,说和写的格式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是猜 的,不过大体应该这样),在《资治通鉴》成书的时候,说和写就 截然不同了,所以有的人感觉资治通鉴比史记难懂,也不是没有原 因的。 所以说,文言文在古代中国是必然要存在的,而在这个基础上所催 生的璀璨的文明,则是这一事实的结果。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启蒙运动,在那个时代,降低书写的门槛 成为大势所趋,说写同文成为必然的趋势。 发展到今天,人们交流的方式已经极大的丰富起来,统一发音的推 行变得非常重要也切实可行,特别在收音机和电视普及之后,更加 的容易。同文言文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一样,白话文也是这个时代的 必然。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