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衬托他人诗词
【篇一:衬托他人诗词】
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 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 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 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 两句,青山”对 白水”,北郭”对 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 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 青山的静姿, 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 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 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 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 写得十分工整, 浮云”对 落日”,游子意”对 故人情”。同时,诗
人又巧妙地用 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 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 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 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 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 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 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 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 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 注释: 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在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 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 的露珠微颤。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在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 锐敏的感受。 “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者极细腻的情思,且与 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 忧愁的神态,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 。用“愁”来 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用 “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 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 心情。晏殊另一首《蝶恋花》之 “槛菊愁烟兰泣露”句,可以与此相 参看,境界相同,只是一个是秋景,一个是春景。
“凭栏总是销魂处 ”,收束前两个四字短句,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正是愁人靠在栏干上所见到的景物 。词人只因草上的丝丝烟霭 ,花 上的点点露珠,就“消魂”,足见他情意之幽微深婉。 “日高深院静无 人,时时海燕双飞去”为上片结拍。前面由写景转而写人 ,这两句则 是以环境的衬托 ,进一步写人。 “静无人”是别无他人,唯有一个凭 栏消魂的词人。 “日高深院”之静,衬托着人的寂寥。 “海燕双飞”反 衬出人的孤独。 “时时海燕双飞去”意为:海燕是双双飞去了,却给 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过片“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由上片的室外转向室内,仍在写人。 这里的“带缓罗衣”,以衣服宽大写人的消瘦,暗示着离别之苦 。 “香残蕙炷”之“蕙”是蕙香,一种以蕙草为香料制成的熏香,古代女 子室内常用 。“ 残”即一段段烧残。 “炷”指香炷,即“一炷香”的“炷 “香残蕙炷”写室内点的蕙香,一段段烧成残灰,又暗示着室内之人 心绪的黯淡。以香炉里烧成一段一段的篆字形熏香的残灰,比拟自 己内心千回百转的愁肠已然断尽,比拟自己情绪的冷落哀伤,也是 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但作者在这里只是客观地写出 “带缓罗衣,香 残蕙炷”,更见其含蓄。唯其不直说出来 ,才不会受个别情事的局 限,才能给人无限深远的想象与联想。
接着“天长不禁迢迢路”一句为上二句作结,两个对偶的双式短句紧 接一个长句,严密而完整。 “不禁”是不能阻拦。 “天长”与“迢迢路”, 结合得很好 ,天长路远 ,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拦的。 “不禁”二字, 传达出一种凡事都无法挽回的哀伤,紧接在 “带缓罗衣”的思念与“香 残蕙炷”的销磨之后,更增加了对于已失落者的无可奈何。结句 “垂 杨只能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以感叹的口吻出之:杨柳柔条随风 摆动,婀娜多姿,这多情、缠绵的垂柳,不过是在那里牵惹春风罢 了,它哪一根柔条能把那要走的人留住?哪一根柔条又能把那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