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读一单元上课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认为怎样才可“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 不仁则失。(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 统治者想要得天下就要得到民心,自己要遵守社会 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 守社会公理, 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 等对待人民 ,不搞特权,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 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采用的是对比论证的方 式以及比喻论证方式 一、君轻民贵 二、君暴民反 三、君仁民归 小结 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 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 权是 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 来授与谁,只 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 这个权力 。 “ 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得民心之法:善教 民本、仁政 与民同乐,实行仁政 2020/4/7 儒家学者把乐分为两类: 一类是 先王之乐 (也就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 一类是 世俗之乐 。 孔子等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乐有助于 克己复礼、 修身养性或协和社群关系 。俗乐的种类异常繁多,其共 同本质则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儒家学 者认为这种音乐 能使听者放荡无节,甚至流于淫滥。 所 以他们对俗乐的批评不绝于耳,或者一言以蔽之曰 “淫”,或谓之“ 乱世之音 ”等等。但是,上层统治者 却往往喜欢俗乐。在孟子和齐宣王这番对话大约一百年 之前,魏文侯就说自己听古乐昏昏欲睡 , 听俗乐却不知疲 倦 。 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 悲惨图景 反面 对 比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正面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 来的不同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 欣然有喜色,能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 乐。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 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20/4/7 如何理解“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正反对比 ,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论据, 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从而又 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 :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乐, 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 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 正的快乐。 孟子引用齐景公想出去游玩,晏子劝 谏的故事,阐明了君王应“ 乐以天下,忧 以天下 ”的道理。 春秋战国时代 前 770- 前 476 和前 475- 前 221 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 要想著书立说,成为哲 人,就生在先秦; 要想激扬文字,成为诗 雄,就活在盛唐。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 :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 第二阶段 :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 第三阶段 :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论语》如饭,最宜滋养; 《孟子》如药,最宜祓弊。 《孟子》选读 在中国,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的故 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 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 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 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 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 为“ 孔孟 ”,孟子本人也 被尊为“ 亚圣。 ”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年), 生于 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名轲,字子舆 , 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 成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 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 师。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 滕、魏等国,但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 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 回家乡,聚众讲学,与弟子著书, 遂成《孟 子》 。 《孟子》 ?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括 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 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 《论语》同是 语录体 散文,但与《论 语》相比,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 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 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 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 善辩 。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 “外人皆称夫子 好辩 。”孟子回答说: “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 孟 子长于譬喻 ,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 孟文的犀利 ,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 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 在各有千秋。“ 孟子的思想 1. 民本思想—— “民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