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2
某高层建筑桩复合地基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阐述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包括复合地基的计算、设计 思路、理论计算与实际结果的比较和分析。为桩土共同作用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地基;夯扩桩;设计计算;
1、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
由于刚性桩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础作用机理比较类同,笔者认为现行《建筑桩基技
术规范》的有关设计原则可供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参考。比如以极限状态为原则,按 设
计值”进行设计。在准确分析工程特征、工程地质资料及选择好桩型的前提下,须选定一个 相对硬层,作为刚性桩的端层。 并且必须进入一定深度, 以保证端承力的发挥和必要的侧向
约束。须避免将桩端置于软土层上。此外还必须计算桩长、桩间距,单桩承载力极限值、设 计值,验算桩身结构强度,验算群桩整体破坏的可能性。
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来说,由于桩土应力比较大,须在桩顶以上铺设 100mm-30
0mm 厚的砂石褥垫层,以调整桩土应力比,增大基底摩擦。褥垫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建筑物 的结构特征、基础形式、桩间土性质及其对地基变形的要求等因素综合选定。
2、 刚性桩复合地基特点
刚性桩复合地基即是采用刚性桩增强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 通过设置于基础和桩之
间的褥垫层来使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夯扩桩是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与机械挤扩桩的桩基基础相结合的产物, 即用柴油锤等将内外双管打入桩位, 采用夯扩的方
式将桩端现浇混凝土扩大成大头形的一种桩型。 它具有止淤止水,减少缩颈和断桩,工程造
价低等优点。
3、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小高层住宅,地下设一层人防地下室 (基坑开挖深度约 4 . 5 m),地
面以上为14层,屋面标高为42 . 850 m。结构体系为壁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 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原设计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以7 — 2强风化凝灰岩为持力层,在现场试桩至 3夹块石混(粉)砂土层,钻孔难度大,速度
很慢,无法穿透地基中存在的古江堤护坡的条石、块石。经可行性及经济性的多方案比较, 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案改为刚性桩复合地基。
4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
4 . 1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根据补充施工勘探报告揭露的地质,本场地的岩溶发育,钻探见洞率高,场地的基岩变化起伏大。为避免基础沉降大和地基承载力小的问题, 根据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 决
定对塔楼部分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选夯扩桩做为刚性桩是因为其在桩端形成扩大头,提高了桩端支承面积,同时夯扩 挤密了桩端土,增大了桩端阻力,最终使得桩承载力得到提高。采用桩身直径 500 mm ,
扩大头直径为900mm 的夯扩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桩中心距为 1.75m,桩端持力层为地
质资料中③2、③3编号的粉质粘土层或石灰岩面,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25。由夯扩 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Rk=n dS Lixqsa+ n /4xD2x 3 xqpa 根据钻孔资料计算出 Rk 范围在736kN~1183 kN,取所有钻孔承载力计算的平均值为 1000 kN。但因为基础在溶 洞发育地区,所以对 Rk取调整系数0.6,则最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600 kN。
4.2基础设计
该工程刚性桩(长桩)采用西457 x 12钢管桩,有效桩长为 36 m,以7 — 2强风 化沉凝灰岩为持力层。桩顶用钢板封闭与地下室底板间设置 150 mm(工时改为200 mm)
垫层和70mm 厚的C10凝土垫层。地下室底板下有一层平均厚度为 1 . 85 m、地基承载
力标准值为160 kPa的粘质粉土,考虑到此层土较薄, 采取用$ 426的振动沉管砂石短桩 加固3 — 2粉砂层。
4.3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
考虑桩的设置对承载力的影响效应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通常 CFG合地
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即
式中:f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 m 桩土面积置换率;d —
—桩身外直径(m ); de ――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m ),按等边三 角形布桩时,de可按1.05s取值;R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Ap ——包括桩 芯土在内的桩横截面全面积( m2 ); 3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fsk ――修正后桩间 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 s――桩间距。
承载力仅是设计控制必须遵循的一个标准, 具体设计主要还取决于建筑物沉降控制
要求。对大桩距刚性桩复合地基,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 对桩间土承载力乘以折减
系数来反映工作荷载下桩间力的发挥程度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上是不合理的。 当桩距较
小时,如复合地基整体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 桩间土承载力仍不能充分发挥, 这时将桩
间土承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