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系列讲座共49页文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兰芳 ? 梅兰芳( 1894 ~ 1961 ), 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 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 酒》、《霸王别姬》等; 昆曲有《思凡》、《游园 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 《梅兰芳文集》,演出剧 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 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 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 杜近芳、梅葆玖等。另有 同名电影《梅兰芳》。 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 邰丽华 ? 邰丽华是位聋哑姑娘, 她靠不懈的拼搏和奋斗, 逐渐成长为中国舞坛上 的一名新秀,她勤奋敬 业、勇于攀登、从不言 弃的拼搏精神,见证了 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 奋斗轨迹。她在 2019 年 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 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 每一个中国人。 雷诺阿 ? 19 世纪法国印象派画 家雷诺阿一生沉醉于女 性的人体美之中,到了 晚年,经过两个星期的 支气管肺炎的折磨之后, 他从病床上起来,坐在 画架前,打算画一幅瓶 花,“请递支铅笔给 我,”陪伴他的人走到 隔壁房间取铅笔,回来 时,艺术家已经气绝。 大学美育系列讲座 第一讲 美育与人生 课程说明和讲授计划 ? 《大学美育》课程简介 ? 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审美教育(美育)是诸教育 类型(如知识教育、技术教育、道德教育等)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美 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 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 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 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 完全的教育”, 美育课程的开设,对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 讲座内容 课 时 教师 第一讲 美育 与人生 3 蒋炜 第二讲 审美鉴赏原理和方法 3 王燕 第三讲 自然景观美的欣赏 3 江建龙 第四讲 社会美的欣赏 3 刘国宏 第五讲 艺术美的欣赏 3 黄坤 ? 本讲座分为六个部分:第一讲统领全篇, 从“育人”的高度论述在高校进行美育的 重要意义和途径;第二讲、第三讲主要阐 述关于美与审美等美学与美育的基本理论 和基础知识;最后三讲着重讨论自然审美、 社会审美、艺术审美以及大学生审美活动 的特征等问题。本讲座内容力求深入浅出, 按照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规律逐次 展开。 ? 要求 1 、按时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 发言。 2 、课程结束,独立完成一篇 3000 字的作业。 第一讲教师简介 ? 蒋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美学 博士,动漫学院讲师,研究 方向为艺术史和艺术美学。 担任主要课程有美学原理、 艺术欣赏、设计美学、设计 史等。公开发表论文十五篇, 主持校级课题一项。 一、人生的境界 王国维( 1877 年 — 1927 年),字伯隅、静安,号 观堂、永观,汉族,浙江 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 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 史学、哲学、古文字、考 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 学术巨子,国学大师。与 梁启超、陈寅恪、 、赵 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国学导 师 王国维三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 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 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 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 ?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 河人,著名哲学家, 1924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 位,历任中山大学、广东 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 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 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 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 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 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 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 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 誉为“现代新儒家” 。 ? 人生的境界 ?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 传统,它的任务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