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916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年12月第 50 卷第12期 Chin J Radiol,December 2016, Vol. 50, No. 12
·规范与共识·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 T)是 2. 不合作的受检者(如婴幼儿、躁动不安或意
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 识障碍者),在CT扫描前给予镇静。
的一次革命。由于具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3. 根据检查部位做好检查前相关准备。胸、腹部
高、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 检查前进行屏气训练,保证扫描时胸、腹部处于静止状
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 态;胃肠道检查前饮水;颈部和喉部检查前告知受检者
缺少的诊断手段,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各级医疗机 不能做吞咽动作;眼部检查前告知患者闭上双眼,尽量
构。规范CT检查技术,为临床和诊断提供普遍公认 保持眼球不动,不能闭眼者让其盯住正前方一个目标。
的优质图像至关重要。为了规范CT检查技术,更好 三、操作者准备
地为患者服务,国内相关专家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 1.掌握基本的影像诊断知识,能根据受检者的
临床实际起草了本版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特点、诊断的需要设置个性化的扫描流程与参数。
2.熟练掌握CT机的性能和特点。
CT扫描前准备
3.落实“查对”制度。
4.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和紧张
一、设备准备 情绪,检查时取得患者配合。
1. 检查室按照各类型设备的要求提供适宜的 5. 能够及时发现检查过程中受检者的异常情
温度和湿度。 况。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在受检者发生意外时能
2.依照CT设备开机的要求按步骤操作。 及时参与抢救。
3.按设备要求预热X线管。 6.熟悉影像危急值的范围。
4.建议按设备要求进行空气校正。
5.建议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如果有PACS
系统,需要确保数据传输通畅。
6.确保高压注射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7.确保影像交付介质处于正常状态。
8. 定期做好 CT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设备状态
维 护)。
9.CT室配备常规急救器械和药品[1]。
二、受检者准备
1.受检者检查前,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饰品或
可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品,嘱受检者在扫描过程
中保持体位不动。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12.004
通信作者:余建明,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
四、图像质量控制
1.检查部位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2.图像上无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伪影。
3.图像采集和重建参数符合影像诊断的需求。
4.预置合适的窗宽和窗位。
5.图像标识显示完整。
6.增强检查期相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五、其他
1.增强检查结束后,受检者留观30 min。
2.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并及时更新。
3.如果受检者发生不良事件,及时做好记录并
按要求上报。
4. 登记时核对受检者信息;人工发放结果时,
需再次核对受检者的相关信息[2-4]。
属 协 和 医 院 放 射 科 ,Email:cjr.yujianming@;徐 克 ,
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Email:kexu@vip.
颅脑CT扫描技术
执笔者:郑君惠,510080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Email:
一、适应证
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163.com
万方数据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年12月第 50 卷第12期 Chin J Radiol,December 2016, Vol. 50, No. 12 · 917 ·
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 3.垂体瘤术后复查。
二、检查技术 二、检查技术
1. 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 1. 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头部置于头架
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 内,受检者体位同颅脑轴面扫描,扫描基线可用听
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 眶线或听眦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鞍顶。(2)参数:
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 采用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
颅底至颅顶。(2)参数: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 流 200~250 mAs,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0.625
电流 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 mm、32×1.200 mm 等)。以最薄层厚进行无间隔重
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 建,然后行冠状面、矢状面重组,重建层厚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制度层面的支撑与基础.docx VIP
- 上海新天地调研报告.pptx VIP
-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精品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降压启动教学课件.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件 -计轴+应答器.ppt VIP
- 212页-【低空经济】低空应急防灾体系建设方案.pdf
- 基于PLC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VIP
- 日本“都市再生”的发展沿革、主体制度与实践模式研究_张朝辉.doc VIP
-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