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生产率问题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生产率问题的研究 郑京海 哥德堡大学经济系(瑞典) 2007年1月 全要素生产率(TFP)问题是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一直对中国 的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中国的生产率水平能 够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那么由于中国众多的人口和幅员的国土,也会使其成为世界 上的经济强国,从而改变东西方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参见 Krugman,1994)。由于经济改革道路 的非正统性,一个以促进生产率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的形成将对世界其他经济转型国 家的改革理念和政策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制度建设提供宝 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参见 Nolan,2005)。另外,以生产率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经济的日益 发展壮大及其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也将会在本质上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 有关中国的生产率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文献中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指 标,有关中国生产率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相当可观的,并在西方涉及经济转型国家 的经济学文献中已经占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获得了一些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研究成 果。纵观过去二十年来的中国生产率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对正确评价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 长模式和工农业的发展是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含义的。作为一个处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时期 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在相 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会是中国经济成长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郑京海、胡鞍钢,2005)。为了 进一步为相关政策讨论提供理论和实证分析依据,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长期存 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应用生产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 成部分的测算,从资本积累、就业增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的模式、生产率增长性质、变化趋势、及 其决定因素。 1 一、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5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为生产率研究提供了极其 丰富的素材。建国初期在前苏联援助下的工业化努力,70 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设想,80 年 代起实行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以提高生产率为直接 目的(参见郑玉歆,1993)。 因此,为了比较客观地评价过去 50 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对其 全要素生产率绩效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评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生产率分析技术为进 行这样的评估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经验研究框架。美国学者在 60 年代和 90 年代初 之间,应用传统的增长核算方法,对前苏联经济增长模式所进行的长期跟踪研究尤为值得注意 (Ofer,1987)。这些研究所显示的前苏联增长模式与人们的实际观察以及与经济增长理论的预 测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另外 90 年代初美国学者对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 龙)增长模式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们的广泛关注(Young,1992 和 Krugman,1994)。有观点甚至认为,这些研究对亚洲四小龙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估正确地预见到 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是一个既有计划经济传统又正在向全面工业化大踏步地迈进的国 家,应用类似的经验方法对其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识别将有助于吸取前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的经验教训以及正确认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参见李稻葵,2005)。而且这类 研究对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理解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具有十分积极的 意义。 传统发展经济学曾将储蓄和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Lewis ,1954),但一个似乎被经 常忽视的事实是,正是这一观点构成了前苏联投入驱动型赶超战略和一些东亚国家经济增长模 式的理论基础(参见 Sachs,2004 )。然而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有形资本还是无形资 本都无法解释当今世界各国间存在的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