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说词创作修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说词创作 主讲:谢杰 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 一、解说词的定义: 电视片解说词是观众在观看画面时,诉诸 于他们听觉器官的一种文字语言,是作者 理性思 维的直接外化 。它和画面是 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关 系。 视频《我是歌手》宣传片 是谁,把这个世界让给噪音 是谁,困顿着万物静默如迷 除了大张旗鼓的喧嚣 或消无声息的沉寂 我们和声音有多少种关系 节奏 音符 旋律 才是声音的初衷 而也许只有乐音才能让人类重拾倾听 借我们一些生灵 还原我们一些声音的诗意 借我们一点时间 勿忘初心 借我们一首歌 承担生命的温柔和张力 歌唱是对人生释然的体谅 歌唱让爱和梦境练习飞翔 歌唱,穿梭于日常和真相 歌唱,为音乐镀上天真的光泽 歌唱,让人成为人 我们歌唱,逆流而上 生命不息,音乐不朽 我,是歌手 《音 ? 魂》 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1 、每一段解说词都要和画面相配合,但并不是每 一段画面都必须有解说词。 2 、解说词要摆脱形声“两张皮”,同时也不能使 解说词“看图说话”式的重复画面已有的内容。 1 1 、为画面而写 系 解说词必须建立与画面内容的 逻辑关联 , 以画面为核心充分展开联想,解说词与画面之间 既不能没有联系,又不能完全重复,而是以画面 为核心,充分展开联想,形成解说词对画面内容 的升华与提升。 电视纪录片 视频《脚步》开头 二、解说词的性质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 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 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 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 再次起锚。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 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 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 麽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 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 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 处。 《舌尖上的中国Ⅱ》第二集《脚步》 结尾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 《藏北人家》开篇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 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 谁。考古专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 现比新石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 迹。很多迹象表明,同北极的爱斯 基摩人一样,藏族牧人的祖先很可 能是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而来的。谁 也不知道生存手段极为弱小的原始 部落为什么选择了平均海拔 4500 以 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 2 、不完整的解说 在纪录片的诸多声音元素中,解说词仅仅是 其中之一。 电视片的声音语言:解说词、人物同期声、 音乐、音响等。 例 1 画面 刘焕章的窗外,地 上 树桩 石块儿 一条宁静的胡同 假如你要来找刘焕章的 家,那时太容易了,你不必 记门牌号码,而只要记住胡 同就行了。因为在他家的窗 户外面,长年累月摞着那么 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么, 他在不在家呢?你听—— 音响: 深沉的劈木、凿木之声 一直延续到本片职员表完。 解说 ( 2 )解说不能简单重复画面 例 孟金福 这种用几根树干做支架,用 兽 1 1 、为画面而写 2 、不完整的解说 3 、通俗易懂,高度概括的语言特点 二、解说词的性质 1 、通俗 解说词应该通俗易懂,少用高深的语言。 纪录片《龙脊》开头 和往常一样,早晨六点,一年级学生潘军 权来叫同班同学潘能高起床,潘能高,今年 9 岁,上小学一年级。 【评点】:解说词简明扼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 2. 简练 用高度概括的话把复杂的内容表达清楚。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 日本史称东瀛,唐代盛期,曾有大批东瀛使者 赴长安求学。 1896 年,清朝政府派遣了 13 名留学生赴日本, 从此揭开了中国人赴日本留学的历史。 100 年后的今天,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来 到了这块陌生的土地。 【评点】:中日交往历史,一笔带过,言简意赅。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 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尝试中寻求着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