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第四版)第四五章;4.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4.1.1 多级存储器结构;4.1.2 主存储器与寄存器;4.1.3 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4.2???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1、从源程序到程序执行;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2、地址空间的概念;重定位
概念:在装入时对目标程序中指令和数据的修改过程称为重定位。
即,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重定位的类型
静态重定位:地址变换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
动态重定位:地址变换是在程序指令执行时进行的。;BR:重定位寄存器
VR: 变址寄存器;4、程序的链接;5、程序的装入;4.3???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4.3.1 单一连续分配;4.3.2 固定分区分配;;;2、动态分区分配算法(4.3.4—4.3.5)
4.3.4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起址递增次序排列,从头开始直至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特点:内存低端会留下小的空闲区,高端有大的空闲区;;
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大小递增的次序排列,从头开始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缺点:会留下大量小碎片。;4.3.5基于索引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快速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容量的所有空闲空间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在内存中设立一张管理索引表,每个表项对应一种空闲分区类型。
优点:查找效率高。保留大分区也不会产生碎片
缺点:分区归还主存时算法复杂。; 2、伙伴系统:分区(已分配和空闲)大小均为2的k次幂(1=k=m),2m 为可分配内存大小。
对不连续的空闲分区,按分区大小进行分类。对具有相同大小的所有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双向链表,即会存在k个空闲分区链表。
分配时,设需分配长度为n,找2i分区链的分区,使2i-1n2i 若无,找2i+1且把它均分两块,称为伙伴。一个加入2i分区链,一个分配;.......
回收时,若已存在2i空闲分区,则将其于伙伴合并为2i+1分区,.....
特点:性能取决于查找空闲分区的位置和分割、合并的时间。 时间上不及快速适应算法,但空闲分区的使用率高;3、哈希算法:利用哈希快速查找的优点,以及空闲分区在可利用空闲区表中的分布规律,建立哈希函数,构造一张一空闲分区大小为关键字的哈希表,该表的每一个表项记录了一个对应的空闲分区链表。
分配时,根据所需空闲分区大小,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即得到在哈希表中的位置,再分配;3、分区分配操作(分配算法流程)
分配内存
从空闲分区链(表)中找到所需大小的分区。
判断条件:M.Size - U.Size ≦ Size
剩余部分挂接到空闲分区链(表)上。
回收内存
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回收区不与任何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优缺点
管理复杂,总会有闲置的小分区——“碎片”。;;;4.3.6、可重定位分区分配;OS区; 2、动态重定位的实现
必须由硬件地址变换机构支持实现——重定位R
重定位寄存器: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优缺点分析
优点:消除了“碎片”,提高了内存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缺点:需要动态重定位“硬件”机构支持,增加了系统成本,并轻度降低了程序执行速度,“紧凑”处理增加了系统开销。;1、对换的引入
对换的定义 P135
目的:用于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
对换的类型:
整体对换:以进程为单位的对换
部分对换:以“页”或“段”为单位的对换
2、对换空间的管理
外存的划分:文件区、对换区
管理方式:空闲分区表、空闲分区链
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循环首次适应法、
最佳适应法; 3、进程的换出与换入
进程的换出
选择处于阻塞状态且优先级最低的进程
将该进程的程序和数据传送道磁盘的对换区上
回收内存空间,修改该进程的PCB
进程的换入
定时查看进程状态
将处于就绪态的换出时间最久的进程换入内存;例如:在分时系统中,一台主机,多台终端,每个用户得到的内存有限,因此可利用外存作为补充。;4.5?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4.5.1、页面与页表;页号P和页内地址d的计算公式
P=INT [A/L] INT:整除函数
d=[A] MOD L MOD:取余函数
(A:逻辑地址空间中的地址,L:页面大小)
例如:某系统的页面大小为1KB,地址A=2170B,则求得P=2,d=122
3、页表——页面映像表
数据结构:页号、块号、存取控制项
页表作用:实现从页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