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文物失窃始末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敦煌莫高窟文物失窃始末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莫高窟文物失窃始末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从兰州开车出发,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直到敦煌。敦煌是一块迷人而又神奇的地方,作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闻名天下,且充满传奇和沧桑。 莫高窟的开凿历史 敦煌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际 关键字:敦煌,莫高窟,文物,失窃,始末 从兰州开车出发,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直到敦煌。敦煌是一块迷人而又神奇的地方,作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闻名天下,且充满传奇和沧桑。 莫高窟的开凿历史 敦煌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际,这里居住过乌孙、月支、匈奴等兄弟民族。元鼎二年(公元前ll5年),汉武帝的大军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元鼎六年,汉朝又在此增设张掖、敦煌二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战略地位重要,所以设立阳关、玉门关两道关卡,成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长1500多米,保存至今的大小洞窟有618个,其中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有491个,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据史料记载,敦煌的第一个石窟开凿在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个名叫乐傅的和尚来到这里,见三危山上金光闪烁,好像有千佛照耀,于是认为此地有灵异,便在悬崖高处开凿了一个石窟,进行禅修。不久,法良禅师又在乐傅石窟旁边开凿一窟,进行修行。于是在此开凿洞窟修行的人多了起来,遂成佛门圣地。莫高窟第423窟西壁下发愿文题为“莫高窟记”,由此我们知道,最早在隋代这里就被称为莫高窟了。 李正宇先生在《敦煌学导论》中指出,莫高窟佛教经营史如果从西晋素靖题名“仙岩寺”算起的话,它经历了西晋、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魏、西魏等21个朝代。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经张大千、向达、宿白等先生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专家的洞窟编号和断代工作,我们知道从北凉到晚唐的这段时间,这里竞密集开凿了412个洞窟,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从五代开始,重修洞窟的数量远远高于新开洞窟的数量。 莫高窟石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从建筑形制来看,石窟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禅窟,如莫高窟第268窟。有学者认为,北凉禅窟是莫高窟最早的石窟,它的主窟是一个1米左右宽的过道,在两侧各开了四个小禅室,禅室很小,仅够一个人在里边打坐。第二种形式是中心柱窟,如莫高窟第254窟。该形式在北魏、西魏时期最为流行,是印度支提窟(塔庙窟)的借鉴和改造,形制大体为平面长形,前方后圆,后部中央设中心塔柱,由地面上抵窟顶;中心塔柱四面开龛,龛内塑佛,供信众围绕礼拜。第三种形式是殿堂窟,如莫高窟第249窟。殿堂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石窟正面开一个大龛,龛内塑造以主佛为中心的群塑。由于洞窟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称为殿堂窟;又因窟顶为覆斗顶形,也叫覆斗顶窟。隋唐以后,覆斗顶方形窟出现了“双层龛”“三壁三龛窟”,甚至出现了木构窟檐(如莫高窟第427窟),即在窟门外侧的上部加修了兼有装饰性和保护性的木构建筑,使外观和内景得到统一,从而把莫高窟建筑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塑像的技法来看,有浮塑、圆塑、贴壁泥塑、模塑。塑像分为两大类:人体包括佛、菩萨、弟子、力士、飞天、仙道、鬼怪、僧尼、国王、大臣、百姓等,物体包括龙、蛇、狮、象、虎、豹、禽鸟、树林、花草等。莫高窟幸存圆塑2415身,基本完好的原作1400余身,大者高达33米,小者如手掌大小,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壁画按内容可分为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吏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分别画在窟顶、四壁、佛坐及中心塔柱四壁等处,对塑像起补充和烘托作用。壁画创作延续了十多个朝代,留下了数千幅作品,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这里以音乐为例,据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调查,“仅莫高窟绘有音乐图像的洞窟就有240个,绘有各种乐伎3520身,有不同类型的乐队组合490组,出现乐器43种,共绘有各种型制的乐器4549件”。这些壁画乐舞图像为研究古代音乐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依据。 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明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政府封闭嘉峪关,放弃了嘉峪关以外的地区。敦煌一带尽为吐鲁番占领,从此走向衰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嘉峪关以西土地渐次收获。雍正三年(1725年),清廷在敦煌置沙州卫,并移民戍边,但由于文化传承的断裂,再也找不回往日的辉煌。光绪年间,莫高窟前建三个小庙,依地势高低分别叫上寺、中寺和下寺,上寺、中寺住几个喇嘛,下寺则住着一个叫王圆禄的道士。王圆禄为湖北麻城人,曾在肃州巡防营中当兵,后出家做了道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王圆禄云游来到莫高窟,最初寄住在第342窟内,而以16号窟为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