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职官·入幕须知.pdf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职官·入幕须知.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职官: 入入幕幕须须知知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入幕须知》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入入幕幕须须知知 字数:5348 入幕须知 〔清〕汪龙庄万枫江 学治臆说 官声在初莅任时   官声贤否去官方定,而实基于到官之初。盖新官初到,内而家人长 随,外而吏役讼师莫不随机尝试,一有糖漏群起而乘之。近利以利来, 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险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官 声大拈,不能符民口之矣。故莅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 予人口实之端。   勿彰前官之短   人无全德,亦无全才。所治官事必不能一无过举,且好恶之口,不 免异同。去官之后瑕疵易见,全赖接任官弥缝其闪失。居心刻薄者,多 好彰前官之短,自形其长。前官以迁擢去,尚可解嘲。若缘事候代,寓 舍有所传闻,必置身无地。夫后之视今犹今之视音,不留余地以处人 者,人亦不留余地以相处,徒伤厚德,为长者所鄙。   勿苟为异同   立身制事,自有一定之理。催人是倚,势必苟同;以己为是,势必 苟异。苟同者不免苟异。苟同者不免党随,苟异者必致过正。每两失 之。惟酌于理所当然而不存人己之见,则无所处而不当。故可与君子同 功,亦不防为小人分谤。   为治不可无才   才者德之用,有图治之心,而才不足以济之,则内外左右皆得分盗 其柄,以求自济其私。故一事到手须自始彻终通盘熟计,实能收之,然 后发之。万一难以收局,且勿卤莽开端。盖治术有经有权,惟有才者能 以权得正,否则守经,犹恐不逮耳。   多疑必败   疑人则信任不专,人不为用。疑事则优柔寡断,事不可成。二者皆 因中无定识之故。识不定则浮议得以摇之。凡可行可止必先权于一心。 分不应为者,咎有不避;分应为者,功亦不居。自然不致畏首畏尾,是 谓胆生于识。   宜因时地为治   有才有识可善治矣。然才资练达,识资明通。遇有彼此殊尚,今昔 异势者,尤须相时因地筹其所宜。若自恃才识有余,独行其是,终亦不 能为治。譬之医师用药不知切脉加减,而专袭成方,则 (上艹下漫)蓍 杀人,未始不与砒信同祸。   旧制不可轻改   今人才识每每不苦前人,前人所定章程总非率尔,不能深求其故, 任意更张,则计划未周,必致隐贻后累。故旧制不可轻改。   陋规不宜遽裁   裁陋规,美举也。然官中公事廉俸所入,容有不敷支给之处。是以 因俗制宜,取赢应用忽予汰革,月前自获廉名,连用无所出,势复取给 于民,且有变本而加厉者,长贪风开讼寡害将滋甚板之陋规不能再复而 公事棘手不自爱者,因之百方扣别,奸定从而藉端善良转难乐业是谁之 过软?陋规之目,各处不同,推吏役所供,万无受理,他若平余津贴之 类,可就各地方情形斟酌调剂,去其太甚而已,不宜轻言革除。至署篆 之员,详革陋规,是谓慷他人之慨心不可问,君子耻之。   常例应酬不宜独减   凡有陋现之处必多应酬。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谚所谓以公济公非 实宦囊也。久相沿,已成常便,万不容于例外加增,断不可于例中扣 减。倘应出而各,象齿之焚,不必专在贿矣。   美缺尤不易为   俗所指美缺,大率陋现较多之地,岁例所入人人预筹分润。善人而 善出,惟才者能之。或不善于入而不能不出,则转自绌矣。虑其细而入 之,不谨,过不旋履。惧有祸而入之,稍慎又不足以应人之求。故美缺 尤不易为。自好者,万不宜误听怂恿垂涎营调。白香山诗云劝娱懂仆 饱,始知官职为他人。今之为美缺者,饱僮仆而已,妻妾欺娱其名也, 实且贻子孙之累为。余向客归安,夜中闻雁,有“稻粱群鹜共,霜露一 身寒”之句,非有所感也。主人正晴川讽咏数过,潸然泣下。明年以终 养去官居美缺者可不常自敬乎?   须为百姓惜力   先儒有言,一命之士苟留心于爱物,于物必有所济。身为牧令,尤 当时存此念。遇地方公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