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考释史学毕业论文
目录
一、编者陈邦彦生平
二、《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的编纂材料来源
三、《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的体例
四、《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的编纂目的
注释
正文
摘要: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是清康熙四十六年由翰林编修陈邦彦奉敕编纂的大型题画诗集,且是第一部官方编纂的题画诗集。对这部诗集的编者生平、编纂材料来源、体例和编纂目的进行考证,同时将其与之前的题画诗文集进行对比后得出结论,《题画诗》是清廷敕令下的产物
关键字:御定历代题画诗类》;题画诗;陈邦彦;材料来源;体例;《声画集》;编纂目的;清廷敕令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3-0016-03
一、编者陈邦彦生平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编者陈邦彦,字世南,号匏庐,一号春晖,又作春晖老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卒于乾隆十七年(1752)。陈氏本籍徽州歙县,元末徙至浙西海宁,藉由经营借贷、盐业以及作为地主的土地收入,至明末已颇为富裕。在明末士商阶层边界逐渐模糊的大背景下,陈氏族内子弟转向科举功名以提升家族的声望与地位,至清代中期已取得巨大的成功。明清两代,陈氏一族考取功名者总计达一千零六十八人,官至九品以上者达一百九十二人。[1]同治年间的陈氏族人陈其元论及自家考功之兴旺时说:“登进士第者三十人,榜眼及第者两人,举人一百有三人……宰相三人,尚书侍郎巡抚藩臬十三人……”[2]陈邦彦生活的年代正值家族与国家的双重鼎盛期。在陈邦彦前或与之同时,陈氏就有陈之遴、陈?苍省⒊略?龙、陈邦直、陈诜等在朝为官。①同治初年的《国朝先正事略》对此感叹:“海宁陈氏,自素庵相国之遴后,与爰立者得文简文勤而三,正卿及卿贰者复四三人。大司空文和公?灿溃?少司寇论,少宗伯邦彦其最著也。其他侍从甲科,不可胜数,盖一时之盛云。”[3]生长于这样的诗书官宦家族,不仅受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冲击小,在接受教育跻身仕宦阶层方面的条件也可谓得天独厚。
因而,尽管少年丧父,由寡母黄氏抚养,陈邦彦仍向学不辍。此间,伯父陈元龙所起作用甚大。[4]陈元龙(1652-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谥文简,仕宦经历康雍乾三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致仕。[4]在陈元龙抚教之下,陈邦彦在举业上终获成功――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年仅二十五岁的陈邦彦高中癸未科进士二甲六名。与清代平均三十岁左右的中试年龄相比,可谓少年得志。[5]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入直南书房,并作为翰林词臣逐渐得到拔擢。[6]五十四年还得到皇帝御书匾额。[4]然而康熙朝之后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雍正四年,“钱名世名教杀人案”中,他奉旨作诗讨伐翰林前同僚钱名世,因所呈之诗“谬误舛错”震怒世宗皇帝,被革职回乡,[7]乾隆九年才得起复。花甲之岁任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礼部右侍郎。
陈氏家族和伯父陈元龙对陈邦彦的影响不仅止于举业。陈氏一族本身在文学、书法等艺术活动方面成就斐然,民间所谓“陈书查诗”指的便是海宁两大家族――陈氏和查氏――前者长于书法,后者工于作诗。陈氏书法家学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学家陈与郊之子陈?I(1565-1626年)擅长书法,同明晚最为重要的书法家、书画鉴藏家董其昌相友善。他集汉魏至宋元名家法帖刻成《玉烟堂帖》一部,并顺应晚明出版物邀名人作序跋的士商风潮,请好友董其昌作序。还刻有《玉烟堂董帖》,是为董氏书法刻帖最早者。[8]到了陈邦彦父辈一代,陈元龙即以“元龙工书,为圣祖所赏,尝命就御前作书,深被奖”见于传。[9]在家族传统以及伯父元龙教抚多方面影响下,陈邦彦耳濡目染,总角即工楷法,书名盛极一时。康熙朝供奉内廷时他“往往被命校雠圣制碑版文章,亦时敕缮写”。[4]《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御制康熙字典序》及御制诸作多出自其手笔。家乡海宁地方志记载他“笔意酷似薰文敏。晚年所作几欲乱真”
授翰林编修后,康熙朝末年的大型丛书编纂,陈邦彦多有参与,先后出任了《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四十八年)、《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均四十九年)、《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五十年)《御定月令辑要》(五十五年)、《分类锦字》(六十一年)之校勘官,《御选唐诗》(五十二年)校勘兼缮写官,《万寿盛典初集》(五十五年)之总裁官,《御纂周易折中》(五十四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六十年)南书房校对。[10]《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是陈邦彦第一部独力完成的文集编纂,能够奉敕编修,或与其家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密不可分。
二、《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的编纂材料来源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以下简称《诗类》),编次120卷,共收录唐宋金元明题画诗8 926首。开篇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四月十六日御制序,时年陈邦彦年三十岁,刚刚进士及第四年,任翰林编修第二年。如前所述,清圣祖康熙皇帝委派此任务与他,或许是看中了其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