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音乐欣赏课“三结合”
余莉
音乐是想象的翅膀,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是启迪儿童智慧、
丰富儿童想象力, 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阶
梯, 它是小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对于素质教育
而言, 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由于小学生生活阅
历浅, 感情积累少,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不能象成年人那样因为有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去从容的感知和体
验, 更不会运用抽象的思维在美妙的旋律中去捕捉第四空间的
精华。所以要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必须要搭一个阶梯, 让学生
的思想、情感顺着阶梯升华, 才能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笔
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 作了一些尝试, 采用三个结合的方
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视听结合
音乐比较抽象, 不象美术那样具体直观。如果过分强调音乐
是听觉的艺术, 排除干扰专心的听, 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
个性。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
象的初步联想, “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借
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 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在组织教学时, 尽量借用直观的事物如: 录像、幻灯片、图片、
实物等, 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激发其欣赏兴趣, 从而把学生引向
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来。在欣赏《小青蛙》时, 采用了幻灯片教
学, 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 在视屏上分别出现
了夜色茫茫的田野, 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
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 风雨过后, 太阳在公鸡的啼叫
声中升起, 小青蛙继续在绿色的田野里歌唱、欢舞的情景。这样
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孩子
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 , 加深了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
记忆。让学生边看“动画片”边欣赏音乐。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力, 又有利于了解作品内容。又如有一堂欣赏《野蜂飞舞》的课,
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同学门把眼睛闭上, 静静的听,
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
学生听后, 伴随着音乐声马上画了起来。几分钟后, 学生的作品
出来了, 他们有的画了一群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 有的画的是蜜
蜂在蜂箱中飞舞, 还有一个同学画的是一个小孩把马蜂窝捅了 ,
马蜂在满天飞舞等等。每一个作品都从不同的角
度体现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
《小天鹅舞曲》时, 可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让学生边听边看。
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 对儿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
二、动听结合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儿童跟音乐边
听边动, 有利于儿童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
《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 应鼓励学生根据各
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 允许他们摇头晃脑, 模仿吹奏等动作, 并
随乐曲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 ,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
对乐曲的理解。
有些音乐作品具有叙事性 , 让学生在音乐故事中进入角色
去欣赏作品, 对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
习《可爱的一家》一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成 “爷爷”、“爸爸”、“妈妈”、
“姐姐”、“妹妹”、“哥哥”、“弟弟”, 让学生在这种亲情的交流中 , 去感
受家的爱, 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家的理解, 对爱的理解。
音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 音乐与舞蹈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亲
密无间。舞蹈失去音乐也变得索然无味。教材中许许多多的曲子
都可以编成舞蹈, 表现作品的内容, 作品的情绪。例如, 《牧民
之歌》, 男学生可以学做骑马, 甩鞭的动作。表现牧民骑着马在
大草原上驰骋。女学生可以跳起优美的蒙古族舞蹈。把欢腾的草
原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开心的舞蹈中感受了音乐作品的内涵,
减去了他们对欣赏课的乏味感。从而喜欢上了音乐欣赏课。
三、联想与创造结合
贝多芬说: “当我作曲时, 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 顺着那个
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 与
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
中, 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 以获得鲜明生动的
意象联觉, 这就是联想法。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
感情, 并对作曲家描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一新生入学数学摸底测试题.doc VIP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291题).pdf VIP
-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护理.pptx VIP
- 苏G9401 1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冷扎带肋钢筋).docx VIP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1.2探索智慧温室大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docx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 14449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电子教辅.pdf VIP
- 日产-贵士-产品使用说明书-贵士 2014款-VLJALPZE52EX7DE5-GUEST用户手册.pdf VIP
- 皮肤科简介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