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综合楼基坑支护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楼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 施工方案 合肥市百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百盛综合楼地下车库工程 基 坑 支 护 施 工 方 案 安徽建工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元月22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百盛综合楼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 编号: 致:合肥南巽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百盛综合楼地下车库 基坑支护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部门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编制: 审批: 审核: 目 录 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4.施工工艺技术与要点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应急预案 7.监测监控 8.劳动力计划 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与基坑相关的工程施工图。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控制网。 承包单位年度施工计划对本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控制的目标要求。 合同文件。 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文件。 工程所涉及的国家、行业、地方主要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企业技术标准及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其他有关文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研发中心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 工程地点: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与罗集路交口东南角。 建设单位:合肥市百盛木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合肥市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合肥南巽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安徽建工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本设计为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开挖深度为6.2m,为临时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工程范围内场地土由杂填土、粉质粘土和粉土组成,基坑底落于粉土中,场地地下水以填土中上层滞水为主,另外粉土中存有承压水。 2.2地质条件 土层分布自上而下: ①层杂填土,厚度0.70~2.70m,γ=18.5KN/m3,C=8KPa,ψ=8°;②层粉质粘土,厚度3.40~2.20m,γ=19.8KN/m3,C=39KPa,ψ=11.9°;③层粉土,未揭穿,γ=20.15KN/m3,C=6.7KPa,ψ=17.3°。 2.3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主要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7。基坑的南侧及东侧均距现有建筑物较近,其坡面敷设钢筋网片φ6.5@200×200,横向间距1.2m(四排)用土钉加强,土钉施工采用回转法(干法),孔径100mm,锚杆采用Φ20钢筋,每隔2000cm焊接对中支架。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标号不小于32.5级,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采用二次注浆。坡面的竖向采用φ4.8锚管间距1500(三排)打入稳固。土钉锚头纵横向采用2Φ14加强筋与锚头焊接,面层采用C20细石砼喷射,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2.5),厚度为80mm。其它具体参数详见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基坑的西侧与北侧与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远,坡面采取敷设钢筋网片φ6.5@200×200,喷射C20砼进行支护。 泄水管在含水层长度不小于1m,横向间距不大于1.5m,其余土层泄水管长度不小于0.5m,横向间距不大于3m。 2.4周边环境 本工程北侧临亳州路,运输道基本畅通;基坑南侧有一个自行车棚距基坑约2m,一栋砖混六层(条形基础)现有住宅离基坑约10m;东侧两栋砖混六层(条形基础)现有住宅距基坑分别为5.4m和15.5m;基坑西侧临罗集路。 3.施工部署 3.1施工进度计划 详见附图1 3.2设备与材料准备 1)开工前尽快与业主、监理单位联系,明确工程所使用材料规格和品牌,并指定专人做好材料的抽样送检工作,做好各种原始记录、施工日志及有关的管理资料。 2)施工管理人员根据进度需要,确定每个阶段对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的需要量,及时安排车辆运输进出场,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3)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后,应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并在安装及调试好后才使用,所有机械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擅自操作。 3.3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道路的管理 工程施工时,施工现场应由专组织管理,保持场地道路、施工便道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