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任务一.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知识目标 了解常用塑料的基本性能 熟悉常用塑料代号、性能、用途 掌握模塑成型工作原理、成型工艺过程及特点 熟悉塑件尺寸公差国标的使用方法及相关规定 掌握塑件结构设计原则 了解温度、压力、时间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本章能力目标 会分析并选择塑料种类 会分析给定塑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具有合理选择塑料成型方式的初步能力 具有合理确定塑件精度,并按国标标注塑件尺寸公差的能力 会分析塑件结构工艺性 具有编制塑料制件成型工艺卡、撰写工艺规程的能力 一 任务引入 3.6 塑料成型工艺过程 三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 任务实施 9 孔的设计 成型塑件孔的型芯的安装方式通常有三种: 通孔 盲孔(注射 h4d) 特殊孔 10 螺纹的设计 旋向——塑件螺纹的旋向常用右旋。当塑件上前后的有两段螺纹,采用同一螺纹型芯(或型环)成型时,应使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螺距相等,否则无法脱模。当螺距不等或旋向不同时,要采用组合型芯,成型后分段拆下。 (如图2-44) 6、 螺纹始端末的形状——为防止塑件螺纹第一扣崩裂或变形,同时便于螺纹的旋合,内螺纹、外螺纹的两端均应设计无牙段,螺纹的始末部分均有应过渡段(如图2-43),过渡段长度见表2-15 5、 配合长——如果在确定模具上螺纹的螺距时没有考虑塑料的成型收缩率,当不同材料的塑件螺纹相配合时,其配合长度应不超过7-8牙。 4、 精度——由于影响塑件螺纹精度的因素较多,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精度宜取低 3、 螺距——螺距不能太小,一般选用公制标准螺纹,M6以上才可选用1级细牙螺纹,M10以上可选用2级细牙螺纹,M18以上可选用3级细牙螺纹,M30以上可选用4级细牙螺纹(表2-14) 2、 直径——为便于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的加工,塑件的直径不应太小,一般外螺纹直径不小于4mm,内螺纹直径不小于2mm。 1、 设计原则:   塑件上的螺纹可以在模塑时直接成型,也可在模塑后用机械切削方式加工,对经常装拆和受力较大的螺纹,可使用金属的螺纹嵌件。 直接成型 设计注意事项: 11 齿轮设计 1、应用场合 主要用于精度和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齿轮传动,在电子、仪表行业应用较多,常用的塑料是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砜PSF等工程塑料。 4、轮毂外径D1 ≥(1.5~3)D 3、轮毂厚度H2≥H 2、辐板厚度H1≤H 1、轮缘宽度t13t 对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规定 2、满足成型工艺要求 1、满足使用要求 考虑的问题   设计塑料齿轮时,还应注意避免在模塑、装配和使用时产生内应力或应力集中,避免由于收缩不均而变形。为此,应尽量避免截面的突然变化,圆角和弧度应尽可能取大些。轴与孔尽可能不采用过盈配合,而采用过渡配合。 H2 < D 12 嵌件 1.嵌件的作用   在塑件内嵌入一些其它材料的零件,一般形成不可拆的连接,所嵌入的零件称为嵌件。 2.嵌件的种类   常见的嵌件种类如图 (a)圆筒形嵌件 (b)带螺纹嵌件 (c)为圆柱形, (d)为片状嵌件; (e)细杆状贯穿形嵌件; 3.设计带嵌件的塑件应注意的问题 ( 1 )嵌件与塑件应牢固连接    (防止嵌件受力时在塑件中转动或脱出 )    12 嵌件 ( 2 )嵌件应在模具内有可靠定位和配合   防止料流的冲击引起嵌件错移,防止塑料挤入嵌件的孔或螺纹的螺槽    ( 3 )细长或片状嵌件的防变形措施   嵌件的自由长度不应超过定位部分直径的二倍,否则加支撑    ( 4 )嵌件的周围有足够的塑料层厚度   为保证嵌件周围的强度,嵌件周围的塑料层应有一定的厚度,嵌件的外缘棱角应倒钝;在工艺上可采用预热嵌件和对塑件进行后处理等方法 降低嵌件周围的内应力,防止嵌件周围开裂。    (一)注射模塑原理 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种主要加工方 法(也成功地应用于热固性塑料): ① 合模,加料,加热,塑化 ② 注射,保压,冷却,固化定型 脱模顶出闭合 进行下一次循环。 四 确定塑件成型工艺参数 (1) 原料的检验和预处理 :包括色泽、粒度及均匀性、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粘度)、热稳定性、收缩性、水分含量等。 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PC、PA、PSU、PMMA):干燥处理 (2) 塑料着色:直接法和间接法 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制品的后处理。 1.注射成型前的准备 (3) 嵌件的预热:减少内应力 (4) 料筒的清洗 塑料不同或颜色不一致时,要进行清洗。 (5) 脱模剂的选用 常用的脱模剂有三种:硬脂酸锌(除PA),一般塑料均可用;液体石蜡(白油);硅油。手工喷涂 2.注射过程 加料 塑化 充模 保压 倒流 冷却 脱模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