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词赏析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 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 的爱国之情. 运用 对比 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 .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 己废弃荒村. 31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书 愤 陆 游 32 写作背景 ?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 此时他已是 61 岁的老人。 ? 从淳熙七年起,他 罢官 在家乡山阴(今浙江 绍兴)赋闲了 5 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 起用 , 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 写于此时。 33 解 题 ? 书: ? 愤: 写 愤懑,悲愤 ? 书愤 : 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34 中原北望 气 如山 ? 楼船夜雪瓜洲 渡 ? 千载谁堪 伯仲 间 ? 解释加点的词: 渡口 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豪壮的气势 35 2 、请写出诗的各联的内容,再用用自己 的话来解说《书愤》诗句,并补出诗句间 的空白,使之连贯流畅 。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 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 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 “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36 ? “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 敌人的壮丽场面。 ?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 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 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 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 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 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37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 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 空留下许多感叹。 (“书” :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 38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 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 相比呢? “ 书”: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39 ? 3 、 探究题:诗歌的题目是“抒发心中不平、 愤懑”,但是诗歌的首联与颔联,却是写自 己的青年豪气,写自己辉煌的战斗经历,是 否有些离题,还是有话外意思,应如何理解? ? 颔联后面省略了:指挥这两场胜仗的将领张浚、 吴璘不久都被撤换、贬官。作者也受到罢官还 乡的打击。 ? 说明: 首联后面省略了:至今几十年过去了,还没有 收复国土的事实。 朝政黑暗 40 ? 4 、诗人“书”了哪些事? ? 首联(“书” 。) ? 颔联(“书” 。) ? 颈联(“书” 。) ? 尾联 (“书” 。)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41 A .忧愤 :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 .忧愤 :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 .忧愤 :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 5 、作者忧愤了什么? 国家 朝政 自己 42 8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 ? 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 云壮志和火热的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