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PPT课件 2[文字可编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 渊 明 王燕(湖南省第一师范) 陶渊明 ? 名渊明,字元亮;或名潜,字渊明 ? 号为五柳先生,私谥靖节,称“陶靖节” 或“陶彭泽” 生平 ? 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 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 ? 中晚年的隐居时期 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两种倾向:积极出仕与向往隐逸 ? 出身望族,少有壮志。 ?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 ? 394 年, 29 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 就。 ? 398 年, 33 岁,入桓玄幕府;五年( 401 )冬,归家居 母丧。 ? 404 年, 39 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 405 年, 40 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 405 年 8 月,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 11 月,辞归。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中晚年的隐居时期 躬耕田园的隐者 ?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思想性格 “ 真”的隐士: ? 真率、真朴、真实 ? 道家的自在无为、简静淡泊(生命的悲剧意识) 儒家的安贫守道、独善其身(独立人格的保持)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 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 氏之民欤? 积极用世,建功立业 ? 咏怀诗中多悲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 “咏史”诗中有怒目,“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田园诗 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描绘 ? 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的对象化。田园被陶渊明用 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与黑暗现实、混 浊官声完全对立的理想境界,痛苦世界中的精神避难所。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人与自然的完全融合,田 园成为精神的物化象征,理想的现实征现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杂尘,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 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田宅 树木,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 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 暗示;但细细体味,种种物事, 无不透漏出诗人对它们的深切依 恋和喜爱。似乎诗人正掰着手指, 如数家珍 。整个画面呈现出悠远、 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这正 是作者心目中“樊笼”的对立面。 似乎以纯客观的态度写眼中所见, 耳中所闻,其间全无情绪性的渲 染。但这白描的景物,却又映衬 出诗人心灵的晶莹透剔。只有人 的心纯净如止水,如明镜,自然 的影象、声音,才能最真实、最 细致入微的为人的感官所领会。 也就是在这淳朴、自然、平淡、 宁静的环境里,诗人参透了人生 的玄机,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感受到了极大的愉悦,获得了人 生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 不再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欣赏者,而是其中的一员,其 于经济生活的意义大约是有限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然 而这种农业生产劳动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 一种信念,“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 以求自安。” 在于独立人格的坚持,在于自耕自足这种中 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自我生活方式 。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 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 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 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