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理论与会计准则的起源丶功能和限度研究.pdfVIP

契约理论与会计准则的起源丶功能和限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契约理论与会计准则的起源、功能和限度研究 作者:杜兴强 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 联合起来缔强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 (Nexus of Contracts )。契约是界定缔约各方产权(经济权利)的工 具,各种要素投入者作为缔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区分为剩余索取 权的、固定索取权和混合索取权的三个类别),必然会尽量攫取自我 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尤其是浓缩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具有一定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至关重 要。会计信息由管理当局(或其代理人——会计人员)提供,管理当 局拥有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力,相对于其余缔约的权益持有人,具有信 息比较优势;同时,管理当局也是契约的缔约方之一(一般体现为混 合权益持有者,即领取固定的工资和额外的红利),作为理性的经济 人,也有强烈的动机去攫取自身的效用,可能利用与其他缔约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各类会计操纵(如盈余 操纵等),人为地导致财富在不同权益持有者之间的转移。随着时间 推移和不断“学习”,其余缔约各方共同认识到“管理当局会为了自 身的利益设法进行会计操纵”必定会设法对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第 二,政府通过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从而将管理当局会 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控制在某一适度的水平上;其三,形成一种“经 理人员市场”或“经理人员声誉模型”,激励、约束管理当局进行有 理有据的自愿披露。对于一般的企业或非公开上市交易股票的企业, 同于各权益持有者可以通过与管理当局缔结私人契约的“缺位”或“衰 败”则以会计准则作为替代而成为限制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 择自由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机制。本文致力于探讨作为私人契约 替代机制的会计准则的起源问题,进而分析为什么会计准则不可能达 到完全的统一而仍然给管理当局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即分析会计 准则的功能和限度的问题。 一、理智的冷漠、私人契约的“虚位”与会计准则的起源 对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权的限制,最初表现为各种权益持有者 与管理当局之间订立私有契约(Private Con-tract )。Jensen 和 Meckling 在 1976 年的论文中极力阐释了这个观点。透过一部分发展史可以看 出,在相当一个漫长的期间内,私人契约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约 束力量一直存在并生效,原因在于:当企业组织形式比较简单时,股 东人数和债权人人数较少时,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可以通过与管理 当局订立监督契约来确保其实施工外部监督的权利,借以在成本—— 收益的约束下增加其自身的效用;债权人也可以与管理当局缔结债务 协议,附加一些限制性条款如保持一定的偿债基金、保持一定的资产 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力求其债务的安全性。但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交易 后,私人契约便呈现出日益衰败和无力乃至缺位的迹象,因为: (一)私人契约的不可能。小股东不可能与管理当局分别缔结“由 一点(管理当局)到多点(众多小股东)的辐射状”的私人契约。在 股票上市面上公司中,大我数股东仅持有小部会企业股分,不可能要 求单独与企业的管理当局订立契约以获得外部监督权,原因在于订立 并监督契约执行的交易费用(包括缔约成本、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 十分高昂,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因此,小股东往往将追求定期 的股东收益放在一第一位,一旦不能够获得预期的股利收益,即采用 “用脚投票”的方式,从“市场退出”对管理当局进行“惩罚”,并 不希冀去撤换、控制或监督管理当局。四在公司制度创立初期,亚当。 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指出“小股东对于公司的经营业务往往一无所 知,他们只是心满意足地摧毁受每一年或半年公司分配给他们的股 利,而并不找公司管理当局的麻烦。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分散的股 东理智地认识到,对公司的管理当局实施监督所引发的成本极可能大 于实施监督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往往会对积极地监督管理当局持有一 种理智的冷漠态度,每个股东都希望其它的股东积极地行使监督权利 而自己”搭便车“获得利益,结果由于众所周知的”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原理使得无人行使对管理当局的控制权而由管 理当局“信马由缰”!著名的法学家 Stock 曾作出结论:“在股权十 分分散的经济中,希冀股东监督管理当局是徒劳的。” (二)私人契约的衰败。如果存在大股东,或许可能对管理当局 实施外部监督,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如优厚的补偿方案来促使管理当局 尽可能地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实现企业价值 的增值,而让小股东享受“搭便车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