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生态位.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生生态态位位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生态位”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生生态态位位 曾称作生态龛或生态灶,是一个既抽象又含义丰富的 生态学专有名词,在现代生态学中,其研究已经渗透 到许多研究领域,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生态位概念是美国格林内尔(J .Grinnell)首先使用的 (19 17 、1924),他把生态位定义为“恰好被一个种或一 个亚种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并且“没有两个种能够 长久占有同一个生态位” 。 格林内尔的生态位实际上指的是空间生态位。 1927年英国埃尔顿(C .Elton)认为生态位是物种在生物 群落中的功能作用 地位,特别强调与其他种的营养 关系,他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可以看作是营养生态位。 1957年哈钦森(G .E .Hutchinson)对生态位概念给以数 学的抽象,提出生态位是位于几维资源空间中的超体 积,进而他又划分了基础生态位 现实生态位,认为 在没有任何竞争者或其它干扰作用存在时,某一物种 所占据的最大的“理论上的栖息超体积”,即为该物种 的基础生态位。 但由于其他物种的竞争或捕食等的干扰,一物种只能 占据其基础生态位的某些区域,这种缩小的超体积哈 钦森称之为现实生态位。 1959年奥德姆(E .P .Odu )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 物在群落 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状况,而这种位置 状况取决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 特有的行 为” 。 帕茵克(E .R .Pianka,1973)认为,一个生物单位(包 括个体、种群或物种) 的生态位,就是该生物单位适应 性的总 。 生态位的概念实际已同种间竞争现象密不可分,而且 也越来越同资源利用相关联,这样把重点放在资源利 用上有利于生态位的定量分析。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迭是最常见的生态位测度,在 一维或多维基础上对群落内的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 迭的分析工作越来越多,生态学家已经提出了许多数 学方法来定量地测定生态位的宽度 重迭。 生态位宽度,有时也称作生态位“广度”或“大小”,是 指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 。 曾有很多生态学家致力于寻找测定生态位宽度的方 法,但莱文斯(R .Levins)最先提出利用比较简单的测 定群落多样性指数Si pson公式(E .H .Si pson , 1949)及信息论中的Shannon-Weiner公式(C .E . Shannon W .Weaver ,1949),来表示任何生物所利 用的资源的多样性。 因此,生态位宽度的计算公式是: 以上两式分别以 Si pson公式 Shannon-Wiener公式为基础建立,式中B B′为物种i的生态位宽度,Pij 是与资源位j相联系的物 种i个体的比例。 上面计算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考虑资源种类的多 少,而忽视了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人们曾提 出一些较前述两种测定方法有了改进 使测定程序标 准化的方法,但它们对一般应用来说又过于繁复。 生态位理论的另一个中心问题涉及资源分享 数量或 生态位重迭。 人们对生态位重迭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考苇尔(R .K .Colwell,197 1)把被两个或更多相邻物 种共同分享的几维生态因子空间的某个区域称作生态 位重迭。 皮洛(E .C .Pielou ,1972)提出了资源位上平均生态位 重迭的概念,并视之为资源位上种的多样性。 梅依(R .M .May,1974)认为生态位重迭是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