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内源性睡眠物质.pdf

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内源性睡眠物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内内源源性性睡睡眠眠物物质质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 内源性睡眠物质”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内内源源性性睡睡眠眠物物质质 长时期以来,睡眠一直被误认为是平静的、纯一 被 动的状态,是大脑在休息。 自从一些内源性促眠物质被人们分离提纯后,人们对 睡眠这种生理现象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1909年日本石森将剥夺睡眠的犬脑中所存在的睡眠物 质用热的乙醇提取,并认为这种睡眠物质的本质是一 种蛋白碱。 将它注入血管内或皮下均可引起显着的睡眠状态。 通常在注入30min后逐渐显效,并可持续1~5h ,而且 无副作用。 19 10年,Pieron Legendre将剥夺睡眠6~15d后陷于深 度睡眠的大脑脊液灌流到正常觉醒犬的脑室中,发现 能使后者睡眠几小时。 这使他们想到在剥夺睡眠后的犬脑脊液中可能存有诱 发睡眠的特殊物质。 当时以为睡眠就是由于这些特殊物质的中毒作用所 致,故称它们为“睡眠毒素” 。 1933年,kroll亦从睡眠中的猫、兔及冬眠中的刺猬、 蝙蝠脑中提取了具有诱发睡眠作用的物质。 1939年Schnedorf Ivy再次证实了Pieron Legendre的工 作。 1952年,Kornm ller等首次借用动物血液交叉循环方法 证明了体液性睡眠物质的存在。 他们将两只猫的主动脉交叉吻合,相互沟通体循环。 这时,电刺激一只猫下丘的睡眠中枢(如视前区等)使其 入睡,则另一只未受刺激的猫很快被诱发入睡。 由此可推论在受电刺激的猫血液中可能存在着睡眠物 质;在本研究工作中,他们首次使用了脑电图,以判 断猫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这对以后的研究有重要意 义。 因为当时尚不清楚睡眠与脑电波的关系,通常仅靠观 察动物行为或问诊来判断是否入睡,缺乏客观性;但 遗憾是他们并未对所发现的睡眠物质进行鉴定。 1963年,Monnier等对兔重复了Kornm ller 的实验,并 进一步研究从家兔脑脊液中分离得到促眠的活性物 质,并于1977年确定其化学结构为:Trp -Ala -Gly - Gly -Asp -Ala -Ser -Gly -Gl 的9肽,分子量为849 由 于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慢波睡眠,故命名为“δ - 睡眠肽”(DSIP) 。 在此期间,Pappenheimer Nagasaki等分别报道从剥夺 睡眠山羊的脑脊液 大鼠脑干中分离得到具有不同促 眠作用的物质,但其化学结构至今尚未确定。 DSIP是第1个明确的化学结构,并能人工合成的睡眠物 质。 Monnier及Schoenenberger等在1977~1978年首先用液 相法合成了DSIP及其8种同系物。 合成的DSIP分为a型 b型两类,比例为1 ∶4 ,b型无活 性,a型显示DSIP 的活性。 中国学者刘世熠等且固相法合成a型DSIP及其五种同系 物,并发现后者中的 [Phe5 ]-DSIP也具有使脑电波δ δ(spindle)活动增强作用。 1984年徐杰诚等用固相法合成了促6睡眠肽及其14种类 似物 3个短肽,研究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990年又 用液相法合成促δ -波睡眠肽(DSIP) 的5位取代衍生 物,Q s5 -DSIP 。 由于使君子氨酸(简称Q s),一种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有关的化合物的引入,使促眠活性明显降低,表现其 一定的促醒活性。 关于DSIP对睡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