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6)病理性色素沉着 (pathological pigmentation) 概念:病理情况下,某些内源性或外源性色素在细胞内外异常蓄积。 1) 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吞噬、代谢血红蛋白产生的铁蛋白微粒聚集体。 2) 脂褐素:不能被酶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 3) 黑色素: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黑褐色内源性色素。 4)胆红素:血红蛋白代谢产物,金色颗粒状。 5) 炭 末:外源性,通过吸入进人体肺部。 慢性肺淤血 肺泡腔内吞噬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心衰细胞 皮内痣 真皮内巢状分布的痣细胞,浆内含有黑色素 病毒性肝炎(胆色素沉积)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7)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概念: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 肉眼:细小颗粒或团块。 镜下:蓝色颗粒状、片块状。 分类: 营养不良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营养不良性钙化: 定义: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体内钙磷代谢正常。 常见部位:结核病、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瓣膜病变、瘢痕组织。 (2)转移性钙化: 定义: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高血钙)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中。 常见部位:血管、肾、肺、胃的间质组织。 硅沉着肺 硅结节内见蓝染颗粒状钙盐沉着 胃壁营养不良性钙化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二)形态学变化 2. 不可逆性损伤(irreversible injury)——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 坏死 凋亡 1)坏死(necrosis) (1)定义: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基本表现:细胞肿胀、细胞器崩解、蛋白质变性。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3)基本病变: ① 细胞核的改变 核固缩(Pyknosis): 核脱水,染色质凝聚,嗜碱 性增强,核缩小。 核碎裂(Karyorrexis): 染色质崩解,核膜破裂。 核溶解(Karyolysis): 酶激活,分解DNA、核蛋白,噬碱性下降,核色淡,见核轮廓。 图示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变化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② 细胞质和膜的改变 胞浆嗜酸性增强,呈细颗粒状, 胞膜崩解,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③ 间质的改变 基质解聚, 胶原纤维肿胀、液化、纤维性结构消失,呈无结构的红染物。 (4)血浆酶水平升高:早期诊断,肝、心肌、胰 肝细胞坏死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4)坏死的类型 ①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 肉眼:灰白或黄白色,质硬,与健康组织周围有一红色充血、出血带。 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但细胞的外形和组织轮廓仍存。 常见部位:肝、脾、肾、心等实质器官。 脾凝固性坏死(脾贫血性梗死) 肝细胞水样变性 肝细胞水肿(电镜)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脂肪变 (fatty change / steatosis) 概 念: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常见部位:肝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与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有关。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肝脂肪变 ① 病理学变化: 肉眼: 肝肿大、软、黄、切面油腻感。 镜下: 肝细胞肿大,核周大小不等空泡,将肝细胞核挤向一边。 脂肪肝(大体) 脂肪肝(镜下) 脂肪肝(SudanⅢ染色)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② 机制: 脂肪酸来源: A. 肝脏从血液中吸收脂肪酸→酯化→形成脂肪; B. 将糖类转化为脂肪酸。 脂肪酸去处: A. 少部分被肝细胞氧化利用; B. 大部分以酯的形式与载脂蛋白结合→前β脂蛋白→入血→脂库中储存,供其他组织利用; C. 还有一小部分磷脂、其他类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结合→细胞的结构成分。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任何环节发生障碍→肝细胞脂肪变性: a 脂蛋白合成障碍; b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c 脂肪酸氧化障碍。 部位:与病因关。 慢性肝淤血、妊娠急性脂肪肝:小叶中央区; 磷中毒:小叶周边带; 严重中毒和传染病:全部肝细胞。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心肌脂肪变 灶性:多见于左心室心内膜下乳头肌,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虎斑心。 弥慢性:两侧心室心肌弥漫淡黄色, 见于严重缺氧和中毒时。 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下过多脂肪伸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