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年级语文上册 《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原文欣赏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肠人在天涯。
重点字词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原文翻译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
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
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 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
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
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 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
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 肠人内心
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
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
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
情。
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 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
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 达作
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
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
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
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
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
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
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
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
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
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
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
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 :“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
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
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
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
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
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
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
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
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
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
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
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
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