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主潮概述(1).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0年代小说主潮概述 (一) 伤痕文学 1、卢新华:《伤痕》 2、刘心武:《班主任》 一、《班主任》——伤痕文学的滥殇 刘心武,《人民文学》,1976年11月。 两个学生形象:时代畸形儿宋宝琦与“好学生”谢惠敏。 主 题:“一表一里,一显一隐,一浅一深”地揭示精神创伤,提出“救救孩子”的问题。 。 谢惠敏: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牛虻》《青春之歌》是黄书。“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刊物上……” 宋宝琦:空虚,愚蠢;“一方面迷信哥儿们义气,心甘情愿地替大流氓当”炊拨儿“,另一方面又把扇比他更小的流氓耳光当作最大的乐趣”;“请抱着解决实际问题、治疗我们祖国健壮躯体上的局部痈疽的态度,同我们的张老师一起,来考虑考虑如何教育、转变宋宝琦这类青少年吧!” ——班主任张老师决定“救救孩子”! 品学兼优的班长谢惠敏,其精神上受到的毒害,比帮教的对象小流氓宋宝琦更加令人更加警醒。 谢惠敏视野狭窄,是非模糊,热情而盲从,真诚而糊涂,把自己禁锢起来,又去禁锢别人。人们并不喜欢这种人,但又不敢断然否定她,甚至还得遵从她,因为浸透了她整个灵魂的那一套极左的东西,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林彪、“四人帮”鼓吹成最革命,深受“四人帮”毒害的谢惠敏这样的人物便成了青少年学生的“标兵”。 二、《伤痕》——“伤痕”文学浪潮的掀起 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女青年王晓华和被打成“反革命”的母亲决裂,离家出走。八年后重病中的母亲获得平反,渴望见女儿一面。而当在农村插队的王晓华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作品批判了“文革”中的“血统论”,揭露“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 叛徒妈妈: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 王晓华(灵前):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戮下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24岁新生 卢新华 三、伤痕文学的特征 1、写灾难,写悲剧——文革的灾难,家庭或个人的悲剧,苦难的场面,历史的创伤。这引出了关于悲剧的诗论。 2、控诉与批判——控诉“四人帮”的罪行,展示封建主义和文化专制留下的精神创伤。 3、宣泄与解放——人民的一种政治宣泄,同时充当了思想解放的先锋,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拉回到人学,是回归的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 反思小说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古华《芙蓉镇》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王蒙《蝴蝶》   一、主要内容与代表作 1、对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左的思潮的揭示和描写。如: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 2、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对人民公仆异化为人民的主人进行沉痛的审视。如《剪辑错了的故事》 、王蒙的《蝴蝶》。 4、对扭曲的人性和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如: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二、反思小说的意义 (1)反思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比伤痕小说大——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 (2)由伤痕的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 (3)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4)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 (5)伴随着反思小说的出现,文坛上出现 “复出作家群”。 ——局限:1、思想资源问题;2、思路与政府的“定调”。 三、代表作简介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李顺大为了建房子拼命干活、省钱。共产风使房子成了泡影。62年又省钱准备盖房子,到66年好容易攒够了钱,但物资供应紧张,把钱交给无赖,被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关进小屋。文革后,79年才盖好房子。 小说通过李顺大三起三落的盖房经历对建国后的极左思潮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也通过主人公的麻木、愚昧对中国农民的命运作了反思。 ——怎样看待“极左思潮”? 《剪辑错了的故事》:老寿当年为支援去新区开辟工作的县大队,他拿出一家人赖以过冬的仅有的全部口粮;为支援淮海战役前线战斗,他砍倒心爱的枣树充做烧柴……最终成了”革命“路上的绊脚石,被打成右倾分子。老寿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患难与共的好干部老甘,在“大跃进”中变成不顾群众死活,“变着法儿让领导听着开心、看着高兴”的“甘书记”。 古华《芙蓉镇》: 1.女经理李国香嫉妒胡玉音而对其展开调查,并侍机报复; 2.文革开始,胡玉音夫妇极其镇上的几个干部都受到迫害; 3.胡玉音、秦书田两个扫街人,相濡以沫,私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