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技术协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厂在役生产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技术协议 甲方:电厂乙方:电厂 一、项目概况 根据《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7001-2013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规程要求,电厂5、6号机组37台在役生产用压力容器已到定期检验周期,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37台压力容器进行检验,经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二、标准依据 2.1 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TSG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4)《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5)《TSG R7001-2013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2.2 参考标准 (1)《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DL/T 612-2017 (2)《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 (3)《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 (4)《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1345-2013 (5)《压力容器》GB150.1~150.4-2011 (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7)《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 616-2006 (8)《热交换器》GB151-2014 (9)《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能源安保〔1991〕709号 (10)《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DL/T991-2006 (11)《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GB/T11344-2008 2.3 其他相关规程、标准及有关合同条款。 三、检验范围 本次检验为电厂5、6号机组37台压力容器,具体检验范围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容器名称 设备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四、检查项目及技术要求 4.1 资料审查 检验前应审查以下资料: 序号 审查内容 备注 资料审查 (1)设计资料 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首次检查时必须检查,在以后的检验中可以视需要进行审查 (2)制造(含现场组装资料) 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等; 制造监督检验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3)压力容器安装竣工资料 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竣工验收文件; (4)改造或重大维修资料 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 (5)使用管理资料 《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 (6)检验、检查资料 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定期检验报告; 资料审查时发现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年度检查,以及发生使用单位变更、更名使压力容器的现时状况与《使用登记表》内容不符,而没有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办理变更的,应向使用登记机关反映。 资料审查发现压力容器未按照规定实施制造监督检验(进口压力容器未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或者无《使用登记证》,应当停止检验,并且向使用登记机关反映。 4.2 现场检验 4.2.1 宏观检查 宏观检验主要采用目视方法(必要时利用内窥镜、放大镜或者其他辅助仪器设备、测量工具)检验压力容器本体结构、几何尺寸、表面情况(如裂纹、腐蚀、泄漏、变形),以及焊缝、隔热层、衬里等。 序号 检验项目内容及质量要求 备注 (1) 结构检查:下述检查项目仅在首次定期检验时进行,以后的检验仅对承受疲劳载荷的压力容器进行,并且重点是检验有问题部位的新生缺陷。 a 封头型式 b 封头与筒体的连接 c 开孔位置及补强 d 纵/(环)焊缝的布置及型式 e 支承或者支座的型式与布置 f 排放(疏水、排污)装置的设置 (2) 几何尺寸检查:下述检查项目仅在首次定期检验时进行,以后的检验仅对承受疲劳载荷的压力容器进行,并且重点是检验有问题部位的新生缺陷。 a 筒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 b 纵/(环)焊缝最大对口错边量 c 纵/(环)焊缝最大棱角度 d 纵/(环)焊缝最大咬边 e 纵/(环)焊缝最大余高 (3) 壳体外观检查: a 铭牌和标志 b 内外表面的腐蚀 c 主要受压元件及其焊缝裂纹、泄漏、鼓包、变形、机械接触损伤、过热 d 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 e 法兰、密封面及其紧固螺栓;M36及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在逐个清洗后,检查其损伤和裂纹情况,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重点检验螺纹及过渡部位有无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