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部门/单位: 评价人: 评价时间:
序号
作业活动/设施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风险类别及后果
风险评价法
风险级别
是否主要危险源
现有控制措施
L
E
C
D
1
部分危险,有毒试剂的使用
甲酸具有强腐蚀性,胺类、硫脲类、苯酚类、醌类、2-90、2-92物质有剧毒
中毒、皮肤烧伤、眼睛损伤
6
6
7
252
2级
是
作业培训,佩戴防毒面罩和手套、护目镜。
2
P-08遇强酸、强碱等试剂易爆炸
8-02遇水爆炸
皮肤烧伤、眼睛损伤
3
3
3
54
4级
否
作业培训,佩戴防毒面罩和手套、护目镜。
3
部门发出的配方工艺材料
挥发的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甲苯)
中毒,燃烧,爆炸
6
3
3
108
3级
是
佩戴防毒面具,溶剂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4
有毒和腐蚀性材料:3-29,3-30,甲醛、2-90、2-92、RR-95、3-36、8-02、12-06、12-08
中毒、损害呼吸道、烧伤皮肤
6
3
3
54
4级
否
佩戴防毒面具,不能在密闭环境中投料。
人员培训,禁止将表中原料随意丢弃。
5
7204系列B组分干燥温度失控
干燥温度如果失控会爆炸
3
6
7
126
3级
是
严格控制干燥数量、温度、时间,湿的数量不超过16kg,温度不超过55℃,时间不超过24h。
防爆烘箱每年必须强制要检修校准
6
P-08、8-02
P-08遇强酸、强碱等试剂易爆炸、8-02遇水爆炸
3
3
3
27
4级
否
禁止与强酸、强碱等试剂一起存放。
人员培训,禁止将P-08随意丢弃。
7
溶剂投料、清洗
挥发的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甲苯/石油醚)
中毒,燃烧,爆炸
6
6
3
108
3级
是
现场配备排风机、佩戴防毒面具、溶剂密封保存于阴凉处,集中放置,定期废液处理。
8
试验投料
有毒材料3-29,3-30,甲醛、2-90、2-92、纯MDI
中毒
6
3
3
54
4级
否
现场配备排风机、佩戴防毒面具、溶剂密封保存于阴凉处,集中放置,定期废液处理。
9
过氧化物存放
过氧化物易爆(异丙苯过氧化氢K-80,过氧化苯甲酰BPO
爆炸
3
3
3
54
4级
否
少量贮存,低温,阴凉处贮存
10
7204系列B组分干燥
本质上是胶囊化的过氧化物BPO
干燥温度如果失控会爆炸
6
3
3
54
4级
否
严格控制干燥数量、温度、时间,数量不超过100g,温度不超过55℃,时间不超过24h。
11
烘箱操作
温度失控
燃烧、爆炸
3
6
2
36
4级
否
每天点检,及时排除故障。
12
灌装作业
压盘下行造成手部挤压
手指伤残
6
6
1
36
4级
否
作业培训,禁止开釜高速分散,佩戴劳保手套。
13
制胶作业
制胶开釜作业手部挤压
手指伤残
6
6
1
36
4级
否
作业培训,禁止开釜高速分散,佩戴劳保手套。
14
粉料投料
现场粉尘伤害
影响呼吸系统
6
6
1
36
4级
否
除尘设备开启,配备防尘口罩。
15
玻璃片粘接
操作失误
划伤手指头
3
5
2
30
4级
否
作业培训,佩戴劳保手套。
16
预聚物合成
温度失控
燃烧、爆炸
6
6
1
36
4级
否
作业培训,佩戴防毒面罩和手套、护目镜。
17
高温反应作业
高温伤害
手部烫伤
3
6
1
18
5级
否
作业培训,佩戴劳保手套。
18
高温粉料干燥
高温伤害
手部烫伤
3
6
1
18
5级
否
作业培训,佩戴劳保手套
填表说明
LEC法风险评价方法实施细则:
风险值D由三个主要因素L、E、C的指标值的乘积表示,即D=LEC。
2、三种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为: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因此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极小的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
可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发生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
间值,如下表:
C——事故产生的后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3课 遍地开花--网络应用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Android Studio从入门到精通(清晰版).pdf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2.2 相交与垂直 课件.ppt VIP
- 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展活动策划方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ocx VIP
- Sony索尼Cameras & Camcorders DCR-DVD808 使用說明書_繁体中文.pdf
- 某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标(最全).doc
- 我爱吃的水果课件资料.ppt VIP
-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设计与仿真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