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高考真题·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
『分项汇编·逐一击破』
专题28:赏析诗歌表达技巧
【母题来源】2020年高考浙江卷
【母题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答案】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选用了什么意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歌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本题要求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翻新脱妙”之处。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其次,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 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
最后,抒情方式上,“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题目,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试方向】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一般会从三个方面考查:一是从表现手法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二是从表达方式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三是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这些技巧中,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借景抒情、拟人、比喻、用典、直抒胸臆等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小处设题,即题干明确从表达技巧的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鉴赏;另一种是从宽处设题,即题干不做明确要求。
【得分要点】这类题目的答题步骤是: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概念判断要准确;
第二步,指出诗中哪些诗句使用了这种表达技巧,并阐述为什么是这种技巧;
第三步,指明作用,要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主旨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2020·四川省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注)济南生即西汉伏生,名胜,济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传九篇,即今文《尚书》。汉文帝时召伏生,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的“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作者积郁于心的“惆怅”。
B.“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用以状写作者想要隐居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理)(全国Ⅰ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理)(全国Ⅱ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理)(学生版)(全国Ⅲ卷).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山东、海南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天津卷)(学生版) .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文)(全国Ⅰ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文)(全国Ⅱ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文)(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的表示及其运算(浙江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母题揭秘】集合及其运算(江苏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赏析诗歌语言特色(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图文转换(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压缩语段(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语句衔接(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字音、字形(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母题揭秘】综合赏析诗歌内容(学生版).doc
-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母题揭秘】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学生版) .doc
-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母题揭秘】财政与税收(学生版).doc
最近下载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ppt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