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在迈耶霍夫和汉纳的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在其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得到了多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同时讨论了汉森的加权平均法、扩散角法等不同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根据在天津港进行的大规模载荷实验结果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对于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改进后的迈耶霍夫和汉纳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最接近。   地基的承载力是指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地基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在土力学的许多经典的理论中,提供了许多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太沙基、汉森的极限承载公式等等。但这些计算公式大多数是针对均质地基而言的,对于非均质的成层土地基来说就不能适用。事实上,地基通常是非均质的层状土(尤其是对于港口工程来说)而且土层之间的力学性状指标的差别较大。成层土地基的破坏模式与均质土地基的破坏模式往往有很大差别,其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成层土地基实际的破坏模式人们还不太了解,对于成层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能采用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处理。在我国,成层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常用扩散角法和汉森的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法进行计算,但是其计算结果往往有很大的误差。   本文重点介绍了迈耶霍夫和汉纳的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并在其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理论进行推广,得到了多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1 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几种理论计算方法 1.1 扩散角法 在我国和日本等国的工民建设计规范之中,常常推荐使用扩散角理论对成层土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1]。该理论假定上部基底压力沿较硬土层向下线性扩散如图(1),在两土层交界表面有一个长度、宽度都变大的等效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极限承载力即可等效为作用在上部较软土层基础的整体极限承载力。承载力可由式(1)进行计算, qu=qb(B+2H tanα2)/B2 (1) 式中:qb为下卧土层的极限承载力;B为基础的宽度;H为上部土层的厚度。 1.2 汉森加权平均法 汉森加权平均的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港口工程中的成层土地基设计之中,该理论分以下几个步骤对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求解[1],首先求得持力层的最大深度,即有效深度zmax,可由式(2)计算, zmax=λB (2) 式中:B为基础宽度;λ为深度系数。 图1 扩散角法计算示意 图2 迈耶霍夫、汉纳理论计算示意 然后取有效深度范围内不同土层的厚度或面积的加权平均强度后直接用均质土的汉森公式计算极限承载力。容重和强度指标的计算如式(3), (3) 式中:γi、φi、ci分别为第i层土的容重、内摩擦角和凝聚力;hi为第i层土的厚度。   因而成层土极限承载力可由式(4)进行计算。 qu=Ncscdcicgcbc+Nqsqdqiqgqbq+1/2BNγsγdγiγgγbγ (4) 式中:sc、sq、sγ为基础形状修正系数;ic、iq、iγ为荷载倾斜修正系数;ic、iq、iγ为荷载倾斜修正系数;dc、dq、dγ为基础埋深修正系数;gc、gq、gγ为地面倾斜修正系数;bc、bq、bγ为基底倾斜修正系数;Nc、Nq、Nγ为承载力系数。 1.3 迈耶霍夫和汉纳提出的剪切破坏理论 1978年迈耶霍夫和汉纳提出了剪切破坏理论[4,5],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实验对这个理论进行检验,其结果都表明运用该理论计算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是合理的。迈耶霍夫和汉纳的剪切破坏理论主要解决由两层土体(硬土层有下卧软土层)组成的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它假设地基基础中软弱土层上部的较硬土层发生剪切破坏,并假定剪切破坏面为竖直向下如图(2)所示,地基底面与土层分界面之间的土体垂直地贯入软土层,下卧软土发生弹塑性破坏。中间柱状土体受到两侧的被动土压力pp、基础上部压力Q及下部软土层的反力qb,由极限平衡方程即可求得基础极限承载力。基础的承载力将由上下两层联合组成,即 qu=qb+2Ppsinδ/B-γ1H (5) 式中:qh为下卧土层的极限承载力;γ1为上层土的容重;Pp为上层剪切破坏面上的被动土压力;δ为被动土压力作用线与水平面的倾角。   下卧土层的极限承载力由式(6)确定,即 qb=c2·Nc+γ1DNq+1/2γ2BNγ (6) 式中:Nc、Nq、Nγ为承载力系数;γ2为下层土的容重;C2为下卧软粘土的凝结力;D为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   被动土压力可由式(7)确定,即 Pp=1/2γ1H2(1+2D/H)kph/cosδ (7) 式中:kph为被动土压力系数。 将式(7)代入式(5)可得 qu=qb+2caH/B+γ1H2(1+2D/H)kstanφ/B-γ1H (8) 式中:ks为冲剪系数,ks=kphtanδ/ta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