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栗县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工程概况 1.1概述 xx县xx水库位于xx(xx为渌水支流,属洞庭湖水系)上游xx镇xx村,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鱼、发电的综合枢纽工程,也是xx唯一调蓄洪水的县属中型水库。 xx水库始建于1974年冬,大坝竣工于1978年12月,总库容1300万m3,集雨面积47km3,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1979年建成一、二级电站,总装机675kw、1988年完成第一期渠系配套工程,解决了1.65 由于大坝建成后运行多年,枢纽工程存在安全问题,根据省水利学会专家组对大坝安全的鉴定意见,设计对xx水库大坝作除险加固处理,本工程项目工作内容有大坝坝体套孔冲抓,防浪墙,坝顶公路,上、下游护坡修整及护坡,观测设施,涵管处理,草皮护坡,金属结构及启闭设施,总干渠部分渠段的防渗加固,坝肩水土保持处理及绿化,涵管渡槽改造重建,渠道泄洪闸的改造,坝右侧山体滑坡体处理以及防汛大楼、防汛公路的新建工程等。 工程参建单位: 项目法人:xx省xx市xx县xx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管理处 设计单位:xx省xx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xx市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原xx市水利水电总公司) xx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地测分公司 xx水利水电开发公司 xx省水利水电建设机械安装公司 xx第三建设公司 监理单位:xx省水利工程监理公司 监督单位:xx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站 1.2工程地质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三迭系及二迭系地层。根据钻探资料表明,坝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的冲洪积层及崩塌堆积层。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及右岸的阶地上厚约1.0m。崩塌堆积层主要分布于右岸一带,厚约5.00m,大坝的基岩为三迭系安源组的泥质粉细砂岩、泥岩夹薄层砂岩全 1. 1.2.2渡槽段的地质情况,据xx矿业集团建设总公司地质勘探公司勘察报告提供,渡槽场地第一层素填土松散,第二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的灰白色,根据经验和野外鉴定,可确定其承载力为FK=230kpa,但埋藏浅,第三层煤矿层承载力低,第四层强风化黑色页岩,薄层状,岩芯破碎,为页岩强风化碎块,此层中夹有中风化页岩,形成软硬三层现象,其承载力较高,承载力标准值可确定为Fh=500kpa,可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第五层中风化黑色页岩,岩芯较完整,是页岩的中风化层,镐难挖掘,其承载力标准可确定为:F=1500kpa,此层在各区中均为建筑物基础较好的持力层。 1.3本工程无重大设计变更,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设计变更如下: 1.3.1大坝套孔冲抓孔距从原设计860mm变更为750mm,排从 1.3.2大坝上游坡面修整和护坡经设计单位论证后进行设计变更。上游坡▽146.0高程至▽157.0高程,原设计是拆除原块石后进行整坡,铺100mm厚砂,100mm厚碎石垫层后,干砌350mm厚块石护坡,设计考虑到原有块石虽风化较严重,但其经过近三十年的运行且已稳定,不将其挖除变更为仅对局部隆起的地方进行清除,并用高压水枪将现有块石表面淤泥冲洗干净,局部塌陷的地方用砂砾石回填找平,整个坝面按设计标准铺筑15cm厚的砂砾石混合料垫层,后浇10cm的C15碎石砼。自下而上分3.0m×3.0m块进行浇筑,块与块之间嵌填沥青杉板,排水管(Ф50PVC)纵横间距2.0m,呈矩形布置,孔底设规格为400 上游坡面▽157.0m高程至▽171.2m高程设计变更将原干砌块石改为铺砌预制砼块护坡。坡面按设计坡比清除余土,平整坡面后,按标准铺筑15cm厚的砂砾石混合料垫层,上砌C15砼正六边形预制块。砌体之间用M10水泥砂浆勾凸缝,排水孔(Ф50PVC管)设在预制块的中部,纵向间距2.16m,横向间距1.87m,虽梅花形布置,孔底设规格为400g 设计并对电站发电涵管,大坝上游坡高程▽157.0高程▽146.0高程马道,新建排水棱体低涵钢管基座(设修xx007号),大坝低涵接触灌浆,大坝下游两岸排水沟(设修xx08号),大坝公路、防浪墙(设修xx09号),大坝量水堰(设修xx10号),大坝排水棱体(设修xx11号),以上项目进行设计增加和变更。 1.3.3 总干渠原有渠道边墙为浆砌石墙,由于原有渠道两边边墙表面凸凹不平,边墙防渗砼施工困难。故将原设计lOcm厚防渗边墙砼变更为在满足过水断面底宽 1.3.4 1#泄洪闸泄水槽段1:4.5坡度根据实际地质、地形条件变更为1:4.12。 1.3.5 0+741.4~0+746.4、0+752.5~0+780.9、0+793~0+807、0+907.~0+945.2、0+873~0+900几个渠段由于地基沉陷,底板砼变更为δ=300cm厚钢筋混凝土。 1.3.6 1#泄洪闸上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