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下岸溪采石场施工技术与管理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条件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下岸溪人工砂石料场位于三峡坝址下游左岸下岸溪东面海拔高度540米的鸡公岭。料场开挖场地范围长688米,宽503.5米,长边走向南北,水平投影面积0.347km2。设计最低开采高程为
料场区内共有较大规模断层9条,
走向以NNW和EW向为主,断层内泥 下岸溪采场平面布置图
质充填。还有发育较多的小规模断层,以及数百条裂隙。在料场开挖已经形成的边坡中发现由几组不利结构面组合切割的潜在不稳岩体、爆破松动的岩体,不利于高边坡的稳定。
料场出露的基岩,主要组成为前震旦系斑状花岗岩整体性好,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另有少量岩脉,岩脉成份以辉绿岩为主,裂隙发育,含量占料场岩石总量的1%左右。几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1。
微新斑状花岗岩带中,矿物成份相对较为稳定,石英及长石类粒状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制砂。全、强、弱风化带中,由于次生矿物含量较高,不利于骨料生产。为保证料源质量,以弱风化下带上限作为有用料源与无用料分界线。
1.2 水文地质条件
料场区汇水面积约0.5km2,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147mm,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以暴雨为主,日最大降雨量为386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表1-1
岩石名称
风化
分带
比重
t/m3
容 重
抗压强度
吸水率%
干
饱和面干
干
湿
斑 状
花岗岩
弱风化带上部
2.69
26.5
26.4
88.3
60.1
0.83
弱风化带下部
2.69
115.6
85.4
微新岩
2.69
26.8
26.75
175.1
138.3
0.30
辉绿岩
2.84
27.6
27.7
143
118
0.24
2 施工总布置
2.1 弃碴场
弃碴场设在采场北侧的龙窝,碴场规划成▽315,▽365二个堆碴平台,弃碴运输距离0.5~1.5公里。其中▽365为最大堆碴平台,各平台间弃碴坡比为1:1.5。弃碴顺序以就近为原则,同时兼顾采场▽388平台以下出碴道路的填筑。
2.2 施工道路
开挖运输方式为重型自卸汽车运输。施工道路技术参数见下表。
道 路 名 称
道路宽度
(m)
最小转变半径
(m)
坡 度
(%)
备 注
场外施工主干道
12
20
8~10
砼路面
场内施工干道
14
20
8~10
泥结碎石路面
粗碎车间在采场西北方向,距采场近1公里,高程300米。场外运输主干道由粗碎车间▽300平台回车场到龙窝▽365高程堆碴平台入口。▽388高程以上场内出渣主干道与场外施工主干道相连,场内采用梯段分层式出渣道路布置方式。▽388高程以下各平台另从弃渣场开壁出渣干道,以满足各平台开挖需要。
2.3 附属设施
生产附属设施主要布置在龙窝。在工程前期形成的龙窝▽365弃渣平台上,布置修理车间、物资配件仓库、油库、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3 施工技术措施
3.1 开挖程序
采用由上至下梯段顺序开挖方法,先剥离后开采。以12米为一开挖梯段,自上而下分层开采。开挖程序为:测量放样-爆破设计-钻孔-质量检查-装药起爆-挖运。
在▽412平台形成以前,采场各梯段排列方式为南低北高,场内出渣道有迂回。从▽412平台形成始,采场各梯段排列方式为南高北低,场内出渣道不再有迂回,出渣道路大大缩短。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利用场内布置的施工道路多开掌子面,减少各工作面及施工道路的相互干扰,实施机械化流水作业。
3.2 爆破方案
按施工区地形特点综合考虑现有挖装设备和施工进度要示,结合“先剥覆盖,后取毛料”的开采原则,保证在同一时期有三个开采梯段,梯段高差为12米。各梯段再分别形成各自的爆破作业掌子面,各掌子面爆破作业的爆块规模一般为3~4万m3,边坡预裂爆破规模控制在长度50米左右。
3.2.1 覆盖层剥离
为保证料源质量,将全、强风化岩石及弱风化带上部岩石全部作为覆盖层进行剥离。
全风化带岩石主要采用推挖配合直接装运的凿裂法施工。强风化带岩石和弱风化带上部岩石采用梯段爆破法施工(参数见表3-1、3-2)。
强风化带爆破参数表 表3-1
孔 径
(mm)
孔×排距
(米)
布孔方式
孔倾角
(度)
超 深
(米)
炸药类型
线密度
(kg/m)
堵塞长度
(米)
装药结构
φ105
4×4
正方形
90
0.5
液态乳化炸药
12
3.5
连续
φ200
8×8
正方形
90
1.5
液态乳化炸药
40
4.5
连续
弱风化带上部爆破参数表 表3-2
孔 径
(mm)
孔×排距
(米)
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电子技术阮新波习题答案.pdf VIP
- 2022年小学低段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12篇).pdf VIP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招聘社区工作者50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pdf
- (完整版)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练习题.pdf VIP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雨课堂)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GBT27543-2011-手推升降平台搬运车》.pdf
- 办公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pptx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短视频策划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湖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导则.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