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酿酒集团改换商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闪闪的红星:红星酿酒集团改换商标   1996 年 4 月底,北京市场上突然出现一批改头换面的二锅头酒,其商标上赫然出现“红星”两 字,这一迹象让二锅头的老主顾们不禁一愣:这酒是不是仿冒的?它与红星二锅头有什么联系?由 此派生一连串悬念。    一周之后。人们从报纸广告中获悉,北京红星酿酒集团生产的二锅头酒改换商标。在二锅头 前加注“红星”两字。   为什么几代人创下的著名商标一夜之间改了模样?据红星集团酒业公司经理张金刚称,此举 于无奈,由于二锅头不能注册商标,不受商标法保护,因此谁都能够使用。而近年来,全国蓬蓬勃 勃涌现 20 多家二锅头酒厂,致使正宗鼻祖的红星牌二锅头受到严重威胁。   事实正是如此,尽管红星二锅头如今不仅雄踞街头小店,而且跳上豪华酒店的餐桌。然而,在 许多消费者心目中,只知二锅头好喝不上头,而不管是否红星牌。   红星二锅头何以混迹俗流,此中有一个过程。红星酿酒集团的前身是北京酿酒总厂,它诞生于 新中国成立的前夜。因为红星是红色政权的一个象征,所以其品牌标志选择了“红星”。二锅头酒 是中国酿酒史上第一个以酿酒工艺命名的白酒,因其生产的酒在蒸酒时掐头去见留中段,俗称二锅 头,所以此酒因酿酒工艺而得名。   1983 年以前,红星牌二锅头是全部商标注册,不仅红星牌包括二锅头均为独家使用,甚至商标 上的红、白、蓝 3 种颜色也受法律保护。但此后国家商标局规定,除国家一类名酒中的“五粮 液”,可以用工艺命名而注册商标,红星二锅头则不能全标注册,只有红星牌受到保护。   可惜,在“二锅头”可以通用后,红星人并没有抓紧时机突出红星的品牌,而是采取了另外一 种战略,集中力量抓产品质量和市场覆盖率,他们抱定“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古老哲理。红星二锅 头一直是价廉利薄的产品,而且是我国统计物价指数的指定商品之一,价格受到严格管制。从 60- 80 年代,20 多年价格只涨了 0.2 元。因此到 80 年代中期,红星二锅头几近亏损。但即使在濒临亏 损的艰难岁月,他们也没想用偷工减料渡过难关,而是以一贯品质扎根于百姓心中。   在赢得“便宜有好货”声誉的同时,红星集团以每年 18%的年递增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到 1995 年,销量达 6 万吨。在国家统计局白酒市场占有率的调查中,红星二锅头名列前茅。在北京 市的覆盖率已达 7 成。   追求价廉物美和市场覆盖率,为红星二锅头的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有谁能知,红星酿酒集 团所做的第一个广告竟是在 1993 年。由此上溯,从 1949 年式创牌算起,44 年间红星二锅头没花过 一笔广告费。不仅如此,在产品出口时所用的品牌也不是红星牌,而是外贸公司的丰收牌、鹿头 牌。   忽略红星品牌的宣传留下一串后患,正如现任集团总经理张庆水所说:“综观前几十年,红星 二锅头不是靠广告打出的知名度,而是老百姓用舌头品出来的,又经老百姓的嘴传出去的。但在开 创了一个市场后,未注意突出本厂品牌,客观上造成二锅头比红星牌的名气还大。尤其是冒出众多 二锅头酒厂后,致使鱼龙混杂,红星二锅头险被淹没。”   据了解,在“文革”后期,当时的红星酿酒总厂派生出若干子系统。后来这些二锅头厂各自独 立,成为今天的竞争对手。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又涌现出一批旁门左道的二锅头酒厂,使 二锅头家族空前的兴旺,仅北京地区就有 17 个生产厂家。   时至 80 年代末,在外地人或外国人的眼里,登长城,吃烤鸭、喝二锅头是北京文化的三大特 征。同时,伴随南北人口的大流动,二锅头凭借人们的口碑,走遍全国。正因如此,不仅有血缘关 系的几个酒厂之间的竞争加剧,那些非亲非故的二锅头也直逼红星集团。更要命的是,由于红星二 锅头不能全部注册,所以大家的商标基本相似,甚至有的厂家在品牌上机关算尽,取名“江星”以 乱“红星”。   在逼人的形势下,为了正本清源,红星集团从 90 年代初开始调整品牌战略。酒业公司经理张金 刚说,我们的核心是将产品、企业、商标三位一体化。   到 1995 年,这一战略已完成四个步骤:1991 年将北京酿酒总厂更名为红星酿酒集团;在每个地 区确立一二个定点经销商,以集中统销解决多头对外,确保红星二锅头的正宗渠道;1994 年推 38 度新品种时取名“红星御酒”,使之成为主打品牌的第一种酒;1995 年为宣传红星品牌投入广告费 800 万元。   在 1997 年的春季糖酒交易会上,红星集团耗资 50 万元租用的 55 平方米展台上面布满闪闪的红 星。更绝的是,在整个春交会上不订货。张金刚说,我们就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