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Ⅲ
Abstract V
1 前言 1
1.1 研究的背景 1
1.2 传统森林经营理论及经营实践的不足 2
1.3 森林近自然经营研究进展 3
1.3.1 森林近自然经营的概念 3
1.3.2 国内外森林近自然经营研究 4
1.3.3 森林近自然经营的原则 5
1.3.4 近自然森林的经营方法 6
1.3.5 目标树经营技术 7
1.3.6 抚育经营效果评价研究概况 7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8
1.4.1 研究目的 8
1.4.2 研究意义 9
1.4.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9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9
2 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策略 11
2.1 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构建 11
2.1.1 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阶段划分及预期林相结构 11
2.1.2 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概念模型 15
2.2 油松人工林长期营林策略 16
2.2.1 森林建群阶段 16
2.2.2 竞争生长阶段 17
2.2.3 质量选择阶段 19
2.2.4 恒续林阶段 22
2.2.5 林分近自然改造与转化 22
I
鲁中山地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
3 鲁中山地典型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设计与营林效果评价 25
3.1 营林方案调查设计 25
3.1.1 研究地概况 25
3.1.2 作业小班调查 25
3.1.3 油松人工林林分现状分析 26
3.1.4 目标树作业技术设计 27
3.2 营林效果评价 30
3.2.1 研究方法 30
3.2.2 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3
3.2.3 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7
3.2.4 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39
4 讨论与结论 42
4.1 讨论 42
4.1.1 经营模型的构建是油松人工林近自然抚育长期作业的理论依据 42
4.1.2 抚育作业方案的制定是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参照标准 42
4.1.3 关于现实林分近自然经营效果评价与分析的讨论 43
4.2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 52
II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中 文 摘 要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具有四季常青的森林景观,是北方土石山区重要
的林分类型。山东省鲁中山地由于立地条件较差,加之长期经营不合理,导致现有松林
普遍存在林分密度过大、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低,难以实
现长期经营。本文依据油松林生长发育特点和群落演替规律,以多功能森林长期经营为
目标,以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和目标树作业技术体系为指导,构建了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
油松林长期营林概念模型,提出了预期目标林相和目标胸径,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营林
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泰安徂徕山林场油松人工林典型林分调查,编制了该林分多
功能林长近自然经营方案,并对营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本文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
如下:
1. 基于林相诊断和适地适树分析,依据油松人工林生长发育规律和群落演替规律,
构建了油松多功能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提出了森林群落各演替阶段的营林策略,确定了
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目标树作业技术要素。
其中:林分建群阶段(林分尚未郁闭,树高≤6 m ,胸径≤5 cm )实施透光抚育,通
过松土除草割灌,减轻灌木杂草竞争,促进幼树生长;竞争生长阶段(林分郁闭至高生
长高峰期出现之前,6 m<树高≤10 m ,5 cm<胸径≤12 cm )实施疏伐和除伐抚育,调整
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群体遗传质量,促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子液体负载TEMPO催化醇氧化.pdf
- 丽蝇蛹集金小蜂毒囊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pdf
- 利用N,N-二乙基-2,3,3,3-四氟丙酰胺制备2-氟丙二酸二甲酯.pdf
- 利用短柄草T-DNA插入突变体库筛选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相关基因.pdf
- 利用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生产杂交种的制种方法.pdf
-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bHLH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粮饲种植模式对滨海盐碱地作物产量及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pdf
- 两相代谢修饰对姜黄素及6-姜酚保护PC12细胞抗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研究.pdf
- 两种产芽孢生防细菌的活性测定与其混合培养效果分析.pdf
- 两种生物质原料快速热裂解制备生物油试验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