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6-2020年高考历史选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真题分项详解】(解析版) .docVIP

浙江2016-2020年高考历史选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真题分项详解】(解析版)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 精品资源·备战高考 『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五年高考 『分项汇编·逐一击破』 『五年高考·真题试炼』 专题15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P01 考点02 中国的古代艺术 P02 考点0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P06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2020年浙江7月选考,5,2分)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 A.《武经总要》 B.《梦溪笔谈》 C.《萍洲可谈》 D.《梦粱录》 【答案】A 【解析】 【详解】“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可知,这是指南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的作法,A正确;《梦溪笔谈》记载的是指南针的磁化及使用方法,排除B;《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并未记载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C;《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未涉及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指南针对航海意义重大,故①正确;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故②错误;“彻底放弃了”,表述过于绝对,故③错误;宋代成为丝绸之路的畅销品,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3.(2017年4月浙江选考)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答案】B 【解析】指南鱼在北宋时开始出现,其前身被称为司南,能同时介绍这两项成就的是《武经总要》,故B项符合题意;《抱朴子》是晋代葛洪所著,当时指南鱼和火药都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萍洲可谈》是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的著作,故它不会同时记载相关配方,排除C项;《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然而并没有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D项错误。 考点02 中国的古代艺术 1. (2020年1月浙江选考)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如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 A. 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 B. 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 C. 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 D. 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 【答案】C 【解析】该学者研究认为,“东汉字砖”系行书之滥觞肇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故C正确;汉代时,隶书已经取代篆书,故A错误;甲骨金文流行于商周,故B错误;行书既飞洒活泼,又工整清晰,兼具楷书和草书之长,故D错误。 2.(2019年4月浙江选考)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 ①甲骨文 ②行书 ③小篆 ④金文 ⑤隶书 ⑥草书 ⑦楷书 A.②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到近代考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故①错误;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故②正确;小篆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尤其应用于印章刻制,故③正确;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应用的年代,从西周早期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故④错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长竖短,,东汉时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重要的影响,有“汉隶唐楷”之称,故⑤正确;草书形成于汉代,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唐代发展为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故⑥正确;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故⑦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3.(2018年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肖四妹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