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分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空分装置的工作区及所有储存、输送及再处理各类产品的场所,都必须注意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1.1防止火灾和爆炸
1.1.1禁止吸烟和明火
凡是需要明火及产生火星、火苗的工作,如:点、气焊、砂轮磨削等,通常禁止在空分生产区进行,若确需进行,则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工作区空气中的氧浓度部增高,并要在专职安全人员的监督下才能进行。
1.1.2不得穿着带有铁钉或任何钢质件的鞋子进入空分生产区,以免由于摩擦产生火花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1.1.3在充满氧气的环境中从事工作的人员,都应穿棉织品的内衣和外衣,不可采用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质料制工作服,在充满氧气的环境中不要快速脱合成纤维衣物。
1.1.4严格忌油和油脂。凡是和氧接触的部件和零件,包括用于氧气的管道、管件、阀门须事先进行脱脂清洗。脱脂清洗溶剂应该用碳氢氯化物和碳氢氟氯化合物,如全氯乙烯,一般的三氯乙烯等不适用于铝或铝合金的清洗,其原因是会引起爆炸反应。由于上述类清洗剂的毒,为此在使用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注意通风,皮肤的保护,并戴防毒面具。
1.1.5空分生产生产区现场人员的衣着必须无油和油脂。
1.1.6装置工作区内禁止贮放可燃性物品。对装置运行所必须的润滑剂和原材料,必须由专人妥为保管。
1.1.7要防止氧气的局部增浓,如果发现某些区域空气中的氧气已经增浓或存在增浓的可能性,则必须清楚地作出标记,并加以强制通风,对存在氢增浓的地方也应参照办理。
1.1.8应避免人员在氧气浓度增高的区域内停留,如果已经停留,则其衣着必被氧气所浸透。此时应立即用空气进行彻底的吹洗置换。
1.1.9氧气阀门,特别是高、中压手动氧气阀门在操作时必须缓慢操作,避免快速操作,非调压阀不允许做调压阀用。
1.1.10开启阀门时要注意阀后管段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如阀后管段升压迟缓而温度却升得较快时,必须停止操作,查明原因。
1.1.11开启氧气阀门时,开启前严禁采用敲击阀门外壳或阀杆以求松动的办法,尤其在开启转动不灵便及由于长期不用而且已生锈之氧气阀时,应特别注意,妥善处理,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1.1.12主冷液氧中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至少每天测定一次,并做好记录。液氧中乙炔的碳化合物的含量过高会引起爆炸,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极限规定如下:
乙炔:报警极限 0.1PPM
停车极限 1PPM
碳氢化合物: 报警极限 30mg/L 液氧 (按碳计)
停车极限 100mg/L 液氧 (按碳计)
当液氧中乙炔或碳氢化合物含量过高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多测定,尽快地查明含量增高的原因并进行消除。
增加液氧排放量。
检查分子筛纯化器工作是否正常。
分析大气中乙炔和碳氢化合物含量。
若采取上述措施后,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仍然增加,达停车极限时,则应立即停车,排除液体,对设备进行彻底加温。
1.1.13为防止冷凝蒸发器的静电感应引起因乙炔和碳氢化合物浓缩所造成的爆炸事故,冷凝蒸发器必须采取接地措施。
1.1.14保持主冷液氧液面满足全浸式操作,不能过高,过高会引起分馏塔液泛;不能过低,过低易产生碳氢化合物的浓缩和沉积。
1.1.15安全液氧的排放是主冷防爆的一个有力措施,应保证数量不低于氧气产量1%的液氧连续从装置中抽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